首页 / 诗词大全 / 江上看山
  • 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渺。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写景 抒情 喜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船上看山,山峦如同骏马疾走,数百座群峰顷刻间就从眼前过去了。

    错杂不齐的前山瞬间变化万千,纷杂繁多的后岭犹如惊骇而奔跑。

    仰看山上的小路歪斜盘回曲折,高远处隐约地看见有人在上面行走。

    我在船中高高地举起手想和山上的行人打招呼,孤单的船只却像飞鸟一般往南驰逐而去。

    注释

    走马:奔跑的骏马。

    倏忽:很快地,忽然。

    槎(chá)牙:形容不齐的样子。

    变态:改变形态。

    杂沓(tà):沓,一作“逐”,杂乱。这里形容“惊奔”的样子。

    微径:山间小路。

    缭绕:回环旋转。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的样子。

    欲与言:指想和山上的行人说话。

    参考资料:

    1、杜甫《前出塞》:‘‘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2、《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枯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

    3、杨抱朴编著.《诠释与解读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40

    赏析

      这首诗采用的是白描手法。作者抓住急遽变化中的事物,恰当地表现出它们的变化。是诗人在诗歌创作初期所作的写景诗的代表,说明当时诗人已经具备了因物赋形的艺术功力。

      诗的前四句描写的是荆州水路途中早晨在江上看山的图景。时令是冬季,诗人在初升的日光中,前望崖岸剥落的山岭,草木荒疏萧索,在日光的照射下,呈现出赤红的颜色。船不断地前进,诗人却没有感觉到船动,而只感觉到两岸的山在不断地移动。船下行,看到的山是上行。“如走马”,意思是山像马一样在走动,这里诗人是采用化静为动的写作手法,以反衬船速之快。同时也可见蜀中的山之多,因为蜀中的山连绵不断,“马”连成了群,一群一群地在自己眼前飞快地过去。船在加快速度前进,前面的山高低不齐,不成马形,后面的山却像受了惊的马群失去队形乱哄哄地奔跑。

      诗的后四句描写所见山上道路以及环边小景。傍晚时分,前行途中,偶一回头,把目光转向盘旋曲折的山路上,看到在落日余晖之中,天空孤云飘荡,山上云气缭绕,加之山路上的行人,景色美妙如新成之画。而最后两句“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诗人正想举手和他说话,而船“如飞鸟”已驶过去了。记下了一刹那,又是一种境界。这里写了船动。由雄悍、廓大转入细徐,跌宕而有致。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摹的景物,既有立体感,又有动态感,画面鲜明。运用比喻,新鲜活泼,语言明快而自然,风格雄健。诗人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优美的自然景色的欣悦和向往之情。这首诗呈现了苏轼诗风的基调。

    创作背景

      嘉祜四年(1059年),苏轼从眉山赴汴京途中,途径荆州,乘船江行,看到两岸的群山心中充满不尽的喜悦之情,其中被巫山秀美艳丽景象、巍峨的气势所吸引。于是诗人写下这首诗,以多维多角度地描写船行之速,来表现诗人当时的奇趣盎然。

      参考资料:

      1、杨抱朴编著.《诠释与解读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40

      2、王琳、邢培顺编选.苏洵 苏辙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210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