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全 / 林和叔侍郎龟潭庄
  • 林和叔侍郎龟潭庄

    顷年曾记游花谿,宗枢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叹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时。

    岩岩林公天与奇,劲气不为金石移。

    少以六义鸣上庠,游宦所至英声驰。

    澜翻荐口彻旒冕,通籍直上黄金闺。

    出宰长城如卓鲁,至今遗爱人歌之。

    入朝一冠御史豸,台纲振厉先光辉。

    光宗圣度如天大,俾承旧制形宸奎。

    言所当言公不屈,上喜抗直深倚毗。

    历居三院上横榻,首尾独击及四期。

    擢居小天不肯住,远指章贡把一麾。

    政成召节不旋踵,神与清涨促公归。

    代言批敕节弥励,藜藿不採非公谁。

    竟以松班分制阃,海邦虽陋不鄙夷。

    抚摩赤子厪一稔,功利及物难周知。

    公方在台我立螭,台省相望心事齐。

    皇上初政公赐环,我居青琐公紫薇。

    时平论事同努力,寄名雷霆如恐迟。

    我求外补径投閒,公亦出关喜相随。

    受廛亲见贤郡侯,攀辕卧辙同旄倪。

    公时自谓二宜去,吏民犹诵三不欺。

    棠阴蔽芾勿翦伐,万人来往城南堤。

    书来不复说余事,颇言别墅躬鉏犁。

    频年日涉愈成趣,去家三里共游嬉。

    首崇御札极尊合,又以副墨登之碑。

    非欲自诧稽古力,铺张圣德彰仁慈。

    犹记殿上争挽衣,咫尺龙颜犯天威。

    坐以汉法当粉齎,廷臣就列仍绅緌。

    箧藏常裾不容毁,如以折槛存轩墀。

    公严十袭我书榜,老臣追往空涕洟。

    吾闻一潭浩深绿,上有怪石形如龟。

    是为古丽最佳处,地藏天作公发挥。

    大谿横贯地坦平,演迤明秀山四围。

    十峰历历可名数,余如芙蓉耸天涯。

    独此一山亘里许,中立壁峻难攀跻。

    堂名娱老正东南,比汉二疏公庶几。

    海棠炫昼绕栏槛,细声嫣红遍繁枝。

    杂花满地秀而野,何殊迂叟居洛师。

    千岁灵龟巢莲叶,祝公耆寿登庞眉。

    桃花源杳号霞隐,木奴霜后黄金垂。

    深可藏书旷可射,初篁细香临月池。

    狎鸥渚边鸥为下,观鱼梁上鱼不疑。

    悬崖石横笋斜出,拒霜为城媚清漪。

    公既垂车弃轩冕,鸿飞冥冥不受羁。

    超然但欲适吾意,抱瓮直欲心忘机。

    我虽未到景略序,尽录无心图画为。

    花朝月夕景何限,想见晴好雨亦宜。

    落霞孤鹜映西日,多少空翠仍烟霏。

    此虽见之咏不足,强欲著语是耶非。

    两守宝婺行或止,无由往叩山中扉。

    旧闻赵公访欧阳,千里命驾如吕稽。

    清风明月两閒人,万口犹传乐府诗。

    我虽挂冠病双足,颂系一榻当炎曦。

    荷公虽若鱼相忘,尺书时来自缄题。

    屡索鄙书懒未暇,又恐境胜难为词。

    兹来督我语益峻,远寄蜀绢栏乌丝。

    为吾赠诗仍就写,欲待相好无时衰。

    想像试作高堂赋,身知难往心欲飞。

    才固不多老更尽,况此病瘁神亦疲。

    不如及今为公作,语成不工不敢辞。

    两家子弟向后日,庶几二老同襟期。

楼钥其他诗词

    闾巷夜争呼,相传救望舒。

    偶因云暂破,真似月之初。

    孰谓蟆能瞎,端知历不疎。

    太阳交蚀近,试看更何如。

    玉立君家好弟兄,蓝田风采照花城。

    版舆寿母人间盛,千里何曾去送迎。

    直上青云不作难,壮年何事挂衣冠。

    功名已矣乘时望,风节翘然见岁寒。

    鸿去冥冥矰不到,蝶飞栩栩梦惊残。

    伤心耆老今无有,留得遗编向后看。

    秋到先生旧草堂,凉飙林叶已飘黄。渐看天宇清霜肃,更觉人家白昼长。

    历世既经三折臂,坐愁何必九回肠。世间万事消磨尽,祇有诗情未遽忘。

    东谿诗似老弥明,倾盖论诗绝点尘。

    笔墨为供无尽藏,江湖乞得自由身。

    出门远送成惆怅,无计相留更主臣。

    但愿皇天开老眼,不应空谷滞斯人。

    仅老相从五十朞,来瞻遗塔我心悲。

    当时旧话无人说,空有门前洗钵池。

    关于诗人
    楼钥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