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全 / 寄题孙氏碧鲜亭
  • 寄题孙氏碧鲜亭

    天地何风流,复生王子猷。

    黄金买碧鲜,绿玉排清秋。

    非木亦非草,东君岁寒实。

    耿耿金石性,雪霜不能老。

    清风乃故人,徘徊过此君。

    泠泠钧天音,千载犹得闻。

    应是圣贤魄,钟为此标格。

    高节见直清,灵心隐虚白。

    粉筠多体貌,锦箨见儿童。

    上交松桂枝,下结兰蕙丛。

    秀气蔼晴岚,翠光凝绿水。

    明月白露中,静如隐君子。

    不愿湘灵泣,不求伶伦吹。

    凤皇得未晚,蛟龙起何时。

    萧萧云水间,良与主人宜。

    红尘满浮世,何当拂长袂。

    坐啸此亭中,行歌此亭际。

    逍遥复逍遥,不知千万岁。

范仲淹其他诗词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淫雨 通:霪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少年好逸骥,老者重安车。

    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

    勿言一尉卑,千户击惨舒。

    外矜固不足,内乐则有馀。

    子游与季路,作邑宁欷嘘。

    五斗对万钟,所问道何如。

    君归一水遥,魂断木兰桡。

    赖有南轩竹,清风慰寂寥。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小径小桃深,红光隐翠阴。

    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

    笋迸饶当户,云归半在林。

    何须听丝竹,山水有清音。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关于诗人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