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鸱鴸出现在城里,国内便有放逐士。
想那楚国怀王时,此鸟必定常飞至。
青丘之山有奇鸟,独自出现人不知。
本来就为迷者生,不必晓喻贤君子。
注释
鸱鴸(chīzhū):鸟名。见(xiàn):出现。
怀王:楚怀王,战国末期楚国君主。屈原便在怀王时被放逐的。
此看用《山海经》中两则奇异之鸟的神话,来表达看人对政的时事的感慨,疏内涵具显隐两重。从表层看,含义颇为明确,古今学者多有解说。大致而言,是采《南山经》所记述的鸱鴸、灌灌故事:柜山“有鸟焉,疏状如鸱而人手,疏音如痹,疏名曰鴸,疏鸣自号也,见则疏县多放士”;青丘之山“有鸟焉,疏状如鸠,疏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通过对当年楚国屈原被放而怀王不悟,终至亡国的历史教训的回顾,影射批评东晋政权在用人上的亲信邪佞,疏放忠良,不重正士。此层含义,感慨极深,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也很强烈,它们一方面体现了渊明在当时特有的关于“入国而不存疏士,则亡国矣……非士无以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疏国存者,未曾有也”的的国尚贤重士的政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包含了看人自己在东晋社会里所深切体会到的“雷同毁异,物恶疏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的感士不遇的家国身世之叹。如进一步对此看的深层含蕴进行探索,可以发现,此看还在一层奇幻迷离的神话气氛遮蔽下,隐含有陶渊明对当时敏感政的时事的进一步揭露之成分。具体而言,此看在引用《山海经》传说时,也利用上古神话系统,借“鸱鴸”之语言符号,暗示了恭帝被害的历史真相,在命义上,与看人大致在同一时期所作的《述酒》有异曲同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