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全

    非关长信别,讵是良人征。九重忽不见,万恨满心生。

    夕门掩鱼钥,宵床悲画屏。迥月临窗度,吟虫绕砌鸣。

    初霜霣细叶,秋风驱乱萤。故妆犹累日,新衣襞未成。

    欲知妾不寐,城外捣衣声。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夭矫乘绛仙。

    螭衣方陆离。

    玉銮隐云雾。

    溶溶纷上驰。

    瑶台风不息。

    赤水正涟漪。

    峥嵘玄圃上。

    聊攀琼树枝。

    天德深且旷。

    人世贱而浮。

    东枝纔拂景。

    西壑已停辀。

    逝辞金门宠。

    去饮玉池流。

    霄辔一永矣。

    俗累从此休。

    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遥入倒景,出没上烟霞。

    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枣花。

    上元应送酒,来向蔡经家。

    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

    铜陵映碧润,石磴泻红泉。

    既枉隐沦客,亦栖肥遯贤。

    险径无测度,天路非术阡。

    遂登羣峯首,邈若升云烟。

    羽人绝髣髴,丹丘徒空筌。

    图牒复摩灭,碑版谁闻传?莫辩百世后,安知千载前。

    且申独往意,乘月弄潺湲。

    恒充俄顷用,岂为古今然!

    玉玺戒诚信。

    黄屋示崇高。

    事为名教用。

    道以神理超。

    昔闻汾水游。

    今见尘外镳。

    鸣笳发春渚。

    税銮登山椒。

    张组眺倒景。

    列筵瞩归潮。

    远岩映兰薄。

    白日丽江皐。

    原隰荑绿柳。

    墟囿散红桃。

    皇心美阳泽。

    万象咸光昭。

    顾己枉维絷。

    抚志惭场苗。

    工拙各所宜。

    终所反林巢。

    曾是萦旧想。

    览物奏长谣。

    往晦必明。

    来硕资蹇。

    于皇克圣。

    时乘御辨。

    宝历载晖。

    瑶光重践。

    昭昭旧物。

    熙熙迁善。

    秋夜捣衣声。

    飞度长门城。

    今夜长门月。

    应如昼日明。

    小鬟宜粟瑱。

    圆腰运织成。

    秋砧调急节。

    乱杵变新声。

    石燥砧逾响。

    桐虚杵绝鸣。

    鸣石出华阴。

    虚桐采凤林。

    北堂细腰杵。

    南市女郎砧。

    击节无劳鼓。

    调声不用琴。

    并结连枝缕。

    双穿长命针。

    倡楼惊别怨。

    征客动愁心。

    同心竹叶椀。

    双去双来满。

    裙裾不奈长。

    衫袖偏宜短。

    龙文镂剪刀。

    凤翼缠篸管。

    风流响和韵。

    哀怨声凄断。

    新声绕夜风。

    娇转满空中。

    应闻长乐殿。

    判彻昭阳宫。

    花鬟醉眼缬。

    龙子细文红。

    湿折通夕露。

    吹衣一夜风。

    玉阶风转急。

    长城雪应闇。

    新绶始欲缝。

    细锦行须纂。

    声烦广陵散。

    杵急渔阳掺。

    新月动金波。

    秋云泛滥过。

    谁怜征戍客。

    今夜在交河。

    栩阳离别赋。

    临江愁思歌。

    复令悲此曲。

    红颜余几多。

    盈盈一片秋空月,云雾朦胧半边缺。五色双龙背上蟠,铭镌大业何曾灭。

    阿?当日幸迷楼,如花嫱嫔居上头。琼户晨开金缕锁,珠帘齐上珊瑚钩。

    明星荧荧宝奁启,竞斗新妆明镜里。涂黄那数汉宫娇,写翠休夸赵女美。

    扫天红粉逞妖娆,岂识春风梦易消。故国芳魂归未得,玉钩斜上长蓬蒿。

    绮罗灰劫经千古,皓齿明眸何处所。微物何为未化尘,一朝耕出雷塘土。

    曾悬媚子照婵娟,雨散云收一惘然。陈宫难问乐昌事,蜀物犹存乾德年。

    好事传观勤拂拭,繁华瞥眼空相忆。祇合深宫艳质藏,岂期蔀屋农人得。

    古训由来戒色荒,骄奢淫佚致倾亡。当时若以古为镜,何至杨花委路旁。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