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句 /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感恩 父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屋梁上来了一双燕子,翩翩飞舞,一雄一雌。

    衔泥在椽条间垒窝,一窝生下乳燕四只。

    四只乳燕日夜成长,求食的叫声喳喳不住。

    青虫不容易抓到,黄口小燕似乎从来没吃饱饭。

    双燕用爪抓,用嘴衔,气力用尽,不知疲倦。

    不一会儿往返十来转,还怕饿着窝里的小燕。

    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

    喃喃不断教小燕发音,一一为它们梳理打扮。

    小燕一朝羽毛长得丰满,引上了庭院里的树枝,再不回头,随着风儿四下飞散。

    雌雄双燕,空中叫喊,声嘶力竭,也唤不回还。

    只好回到空窝里面,悲鸣通宵不断!

    老燕啊,切莫悲叹,你们应当回想从前:

    想想你们是乳燕的时代,也同样远走高飞,

    抛弃父母那时父母多么挂念,今天你们应有体验!

    注释

    翩翩(piān):鸟飞轻疾的样子。

    椽(chuán):装于屋顶以支持屋顶盖材料的木杆。

    索食:求食。孜(zī):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黄口:小儿。《淮南子·汜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高诱注:“黄口,幼也。”

    觜 (zī ):觜爪指鸟类的爪和嘴。敝(bì):这里指疲惫,困乏,衰败。

    心力:指精神与体力。

    须臾(yú):顷刻;瞬间。

    雏(chú):幼小的鸟。

    刷毛:整理羽毛。

    庭树枝:庭院里的树枝。

    “举翅”句:向上伸起翅膀而不回头看。

    啁啾(zhōu jiū):形容鸟叫声、奏乐声等。

    参考资料:

    1、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4-15

    2、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29-130

    赏析

      赏析此诗的内容,要能够透过双燕辛劳抚育幼燕的经过,深刻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借鉴此诗的表达技巧,要准确知道诗中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绘声——索食声孜孜,借代——黄口,对比——母瘦雏渐肥,对偶——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拟人——声尽呼不归,呼告——燕燕尔勿悲。

      雌与雄为叟,四儿为爱子。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根据题目可知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孩子独自远走高飞的刘姓老汉。

    关于诗人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