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章士钊 / 章士钊所有的诗词

    看残红。词功怎比西风。镇无聊、吟残秋雨,怕他滴碎梧桐。

    退之嗔、漫驱穷鬼,可之谚、妄骂书僮。仆本惊心,却无恨意,耻凭诗句解忧忡。

    四十载、孤怀落落,何必强求同。只消受、碧分涧水,青染江峰。

    此番来、欲归未得,一身流转如蓬。算范云、城偏老友,怜何逊、年少辞宗。

    扫叶频劳,剥蕉待证,与君齐唱大江东。更为我、连环劈断,一字欲研穷。

    真思向、前身梦晋,细诘来踪。

    恋枕寻诗,留茶洗笔,懒嗟无日。细数窗棂,凋残两三槅。

    灯球掣起,又说与、过都消息。霹雳。真个恶缘,访藏春词客。

    厓门兀兀,寒吹侵肌,斯人感飘泊。当年记否,贼火在燕北。

    到处烟尘如故,只怕不堪重历。算一时情到,应试桂林秋色。

    桂山幽处小楼阴。风暖试鸣琴。清商不怨,闲中最好,如许情深。

    融融双唱凭娇女,一喜百随心。客来都道,画堂春满,法曲仙音。

    月照山门秋意倦。记当时、上清残宴。瑶章乍到,传观未遍,惹伊人赞叹。

    红泪洒乌丝,瘦几回、东阳词翰。芬芳弟子,言司女夫,多应是,断肠换。

    词绝妙,人不见。闲房许多幽怨。离堆二水,乌尤万壑,任炉烟分罥。

    消息恼阑干,且试下、重帘三面。愁来断得,宿怨未去,还能放远。

    恶风吹损读书帷。书衣零乱时。武城曾子暂来归。

    他家墙屋飞。

    诗思苦,壮心违。拼将双鬓丝。天涯何处不流离。明朝谁得知。

    抽箭兰青,吐花梨白,掩映间阶凉竹。我不知君,君翻知我,多情伴人幽独。

    慰藉事,来无朕,平生枉驰逐。

    几回瞩。叹悠悠、路旁名利,谁似尔、洗尽铅华自淑。

    一点淡妆心,应孤山、和靖同宿。又恐江蓠,染离忧、其曰可读。

    剩南冠流落,辜负美人如玉。

    游山倦。恨山灵、不把碑写献。徘徊龙隐岩前,龙隐疑将碑断。

    君言非也,毡拓遍、鳞鳞看成卷。漫相将、试酒榕荫,平生展读未见。

    似君真有好愿。叹不绝、崇宁宋室如线。待制苏髯,宰臣章七,分占蔡家公案。

    兴亡事、非同人面。更难说、天心怎流转。笑当年、未到扬州,一觉空求相半。

    桂林晴处还飞雨,晴雨甲山村里。软碧空濛,千峰一水,此景天然能记。

    人言无俚。说脉络依稀,冈峦孤起。依傍从来,观山仍自扶墙意。

    楼台辽左似梦,幸风流未远,兵甲新洗。异地重逢,衰年独往,青眼谁堪比你。

    何时再至。愿共乞山灵,几分奇气。六一当年,环滁看数里。

    胡雁南征故故飞。游人惊起暂难归。可怜吠雪仍成习,残索斜阳见亦稀。

    铃语断,角声悲。漓江桥上此依依。随流应入还珠洞,却畏龙回惹是非。

    恨诗心乍老,秋意忒深,泪痕愁墨相半。一字求安,掉残书袋,思入华年年晚。

    倏尔荆班,累君荃察,寒灰差暖。记半生、上下相从,阙此云龙良伴。

    毕竟尧章有断。纵小红不嫁,曲箫仍远。认胜友三生,圣处万情皆浅。

    词成绝妙,微云淮海,似起山阴游观。倘并世、王谢相高,只是寻常双燕。

    关于诗人

    章士钊

    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笔名黄中黄、青桐、秋桐,1881年3月20日生于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市)。曾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1911年后,曾任同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学校校长,广东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南方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为著名民主人士、学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第二任馆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