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顾炎武 / 顾炎武所有的诗词

    士有负盛名,卒以亏大节。咎在见事迟,不能自引决。

    所以贵知几,介石称贞洁。唐至昭宗时,干戈满天阙。

    贤人虽发愤,无计匡杌隉。邈矣司空君,保身类明哲。

    坠笏雒阳墀,归来卧积雪。视彼六臣流,耻与冠裳列。

    遗像在山厓,清风动岩穴。堂茆一亩深,壁树千寻绝。

    不复见斯人,有怀徒郁切。

    伊尹适有夏,太公之朝歌。吾侪亦此时,将若苍生何。

    跨驴入长安,七贵相经过。不敢饰车马,资用防其多。

    岂无取诸人,量足如饮河。顾视世间人,夷清而惠和。

    丈夫各有志,不用相讥诃。君今寓高都,连山阻巍峨。

    佳诗远寄将,建安激馀波。想见萧寺中,抱膝苦吟哦。

    古人尚詶言,亦期相切磋。愿君无受惠,受惠难负荷。

    愿君无倦游,倦游意蹉跎。

    十载相逢汾一曲,新诗历落鸣寒玉。悬瓮山前百道泉,台骀祠下千章木。

    登车冲雨马频嘶,似惜连钱锦障泥。并州城外无行客,且共刘琨听夜鸡。

    永嘉一蒙尘,中原遂翻覆。名胡石勒诛,触眇苻生戮。

    哀哉周汉人,离此干戈毒。去去王子年,独向深岩宿。

    吁嗟乎,三代以后天倾西北不复补,但见悲风淅淅吹终古。

    日月星辰若缀旒,赤黄青白交旁午。北极偏高南极低,四时错迕乖寒暑。

    城沦洪水海成田,六鳌簸荡中流柱。羲和益稷不任事,画州造历迷尧禹。

    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仁人志士久郁邑,精卫空费西山土。

    排天门,荡地户,见天皇,与天姥。五色之石空斑懒,道旁委弃无人取。

    长人十二来临洮,符姚刘石相雄豪。天竺之书入中国,三千弟子多其曹。

    凉州龟兹奏宫庙,汉魏雅乐随波涛。花门吐蕃日侵轶,天子数出长安逃。

    人似鱼虾随水落,世以东南为大壑。一半乾坤长草莱,山南代北虚城郭。

    百年旧迹邈艰记,遗宫别寝屯狐貉。至今赵城之东八里有冢尚崔嵬,不见娲皇来制作。

    里人言是古高媒,万世昏姻自此开。华渚虹藏河马去,三皇五帝愁胚胎。

    奇功异事不可问,汾边山下馀芦灰。惟天生民,无主乃乱。

    必有圣人,以续周汉。如冬复如春,日月如更旦。剥复相乘除,包牺肇爻彖。

    不见风陵之堆高突兀,没入河中寻复出,天回地转无多日。

    六陵饶荆榛,白日愁春雨。山原互起伏,井邑犹成聚。

    偃折冬青枝,哀哀叫杜宇。海水再桑田,江头动金鼓。

    蹑屩一迁逡,泪洒攒宫土。

    宋世都临安,江山已失据。犹誇天目山,龙翔而凤翥。

    重江险足凭,百货东南聚。于此号行都,六帝銮舆驻。

    西输楚蜀资,北拥淮海戍。湖光映罘罳,山色连宫树。

    两国罢干戈,君臣日游豫。襄樊一陷没,千里无完固。

    梵呗响殿庭,番僧抇陵墓。天运亦何常,以此思其惧。

    浙西钱谷地,不以封宗室。南渡始侨藩,懿亲藉丞弼。

    序非涿郡疏,德则琅邪匹。如何负扆谋,苍黄止三日。

    那肱召周军,北庭王卫律。所以敌国人,尽得我虚实。

    青丝江上来,朱邸城中出。一代都人士,尽屈穹庐䣛。

    谁为斩逆臣,一奋南史笔。

    黄君济川才,大器晚成就。一出事君王,牧马踰岭岫。

    元臣举国降,羽葆蒙尘狩。崎岖遂奔亡,空山侣猿狖。

    萧然冶城侧,穷巷一

    老者人所敬,于今乃贱之。临财但苟得,不复知廉维。

    五官既不全,造请无虚时。赵孟语谆谆,烦乱不可治。

    期颐悲褚渊,耄齿嗟苏威。以此住人间,动踂为世嗤。

    嶷嶷林先生,自小工文辞。彬彬万历中,名硕相因依。

    高会白下亭,卜筑清溪湄。同心游岱宗,谊友从湘累。

    江山忽改色,草木皆枯萎。受命松柏独,不改青青姿。

    今年八十一,小字书新诗。方正既无诎,聪明矧未衰。

    吾闻王者兴,巡狩名山来。百年且就见,况德为人师。

    唯此耇成人,皇天所慭遗。以洗多寿辱,以作邦家基。

    诸陵何崔嵬,不改苍然色。下蟠厚地深,上峻青天极。

    佳气郁葱䓤,灵长讵可测。云何宫阙旁,坐见獯东偪。

    空劳牲醴陈,微寘神岂食。仁言人所欣,盗言人所惑。

    小修此陵园,大屑我社稷。朅来复仲春,再拜剪荆棘。

    臣子分则同,骏奔乃其职。区区犬马心,愧乏匡扶力。

    关于诗人
    顾炎武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