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司马光 / 司马光所有的诗词

    从与天君别,寒花几度春。

    坐愁芳树老,况乃鉴中人。

    苦闻小杜说扬都,当昔豪华今在无。

    江势横来控南楚,地形前下瞰东吴。

    万商落日船交尾,一市春风酒并垆。

    得意莫忘京国友,踏尘冲雪奉朝趋。

    秋气平分夜,深阴乍散天。

    窥林初淡薄,照席忽孤圆。

    冷入诗毫健,光浮醉弁偏。

    嘉宾勿轻去,桂影正娟娟。

    塞北为君戍,江南是妾家。

    遥知关外雪,正似岭头花。

    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

    陇头人不识,空向笛中吹。

    大河之曲多宽闲,牧田枕倚长堤湾。乌栖鹊散堤树寂,柝木声稀宵欲阑。

    牧儿跨马乘凉月,历历绕群高唱发。幽情逸气生自然,往往鸣鞘应疏节。

    歌辞难辨野风高,似述离忧嗟役劳。徘徊不断何妨近,彷佛微闻已复遥。

    长川冷浸秋云白,露草翻光凝碧色。星疏河淡夜初长,展转空亭奈孤客。

    洞箫音律京君明,可怜骨朽不更生。安得使传哀怨意,为我写之羌笛声。

    天下才无几,夫君独患多。

    高文粲列宿,英辩泻长河。

    荣宦成朝梦,浮生度尺波。

    旧僚空执酒,相与泪滂沱。

    昔醉金明渚,今来慧辩祠。

    当年笑相亲,此日哭殊悲。

    天迥种原净,风高草木衰。

    江梅灵气在,泉下复相知。

    昆吾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巾香木鞘,黄白间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攘袄凶。

    传闻共国居大岛,土壤活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童卯老。

    百工五种与之俱,至今器用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辞藻。

    徐福行时书示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嗟予乘服欲往学,沧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叹坐流涕,鏽涩短刀何足云。

    神林兴尽谋早归,草间露裛行径微。

    忽思灵山去不远,马首欲东还向西。

    垂鞭纵辔寻山足,洛水逶迤过数曲。

    渐闻林下飞泉鸣,未到已觉神骨清。

    入门拂去衣上土,先爱娑罗阴满庭。

    庭下双渠走清澈,罗縠成纹日光徹。

    寒声淅沥入肝髓,乱影飘萧动毛发。

    寺僧引我观泉源,堂乐周回百步宽。

    碧颇梨色湛无度,想像必有虬龙蟠。

    泉南高山名凤翅,宛转包泉张远势。

    岸旁修竹逾万竿,飒飒长含风雨气。

    寺门下望情豁然,桑柘纷披满一川。

    嵩高女几列左右,王屋大行来掌前。

    昔为孔氏悬泉庄,岩洞犹存荆棘荒。

    到今其下多怪石,熊蹲豹护争轩昂。

    嗟予归来苦不早,汩没朝市行欲老。

    扪萝蹑屣须数游,筋力支离难自保。

    关于诗人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