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晁补之 / 晁补之所有的诗词

    小池初凿新得雨,一部鼓吹从何来。

    有蟾正碧乱草色,时出汨没西南隈。

    井干跳梁百不少,洞庭鱼龙何有哉。

    能歌得胜莫入月,凉夜与尔俱忘回。

    南岩夫何为,山作天倚盖。

    山南豁山腹,飞顶覆其外。

    初如鹏将翔,膺击群麓背。

    乍似海大鱼,呀口噞而嘬。

    当空横广额,架屋喉舌内。

    仰窥骇凭凌,俯进愁压坠。

    尝聆释氏说,仰覆各世界。

    千间未可着,五亩良不隘。

    清泠气射人,热恼从此溃。

    崖奔木疏瘦,谷远鸟幽怪。

    问僧何年居,投老四五辈。

    问客何人来,官满或一再。

    而予与二子,高兴偶相戒。

    松舟下清江,毛发数虾蟹。

    蓝舆上峻岭,幢节望杉桧。

    李侯勋门胄,文采山作绘。

    赵君儒林孙,嫮美兰结佩。

    不为城郭游,继月此于迈。

    宁知老逾拙,意在精赏退。

    得居溪南山,食饮与山对。

    夔魈入奥突,云雨出巾襘。

    古人戒贱目,惯睹谁复贵。

    顾此诚未逢,欣然与心会。

    彭湖两崖蹙,泉作一线霈。

    禅月古台空,灵山自明晦。

    搜奇获三胜,趣懒同一慨。

    但忧久聱牙,尚喜无蔕芥。

    平生所驱使,诗酒俱好在。

    天涯得吾侣,物外从所快。

    便欲登赤城,一观天宇大。

    春回三楚冰生漪,银台春梦归心驰。

    莫言上水百丈苦,淮渚东风一月期。

    都城经春雪蔽地,百花不放须君至。

    清晨一纸国门书,走马蓬壶下直初。

    保康桥头灯照夜,我马鸣嘶向君马。

    得君岂但官局同,卜邻况近南城下。

    文词翊善知名久,丈人令德于公后。

    同年廖李芸省郎,吴门隐尉身姓张。

    平时花发值此客,随分东墙有春色。

    宫壶赐酒玉流卮,请君但作留春诗,

    人生身外安所知。为君借舞杜廷尉。

    对花有酒那不醉。

    不作太白梦日边,还同乐天赋池上。池上今年有荷叶,细雨游鱼噞轻浪。

    教儿读易不应举,幽人一爻吾得尚。此池便可当长江,欲榜茅斋来荡漾。

    曾唱牡丹留客饮,明年何处相逢。忽惊鹊起落悟桐。绿荷多少恨,回首背西风。

    莫叹今宵身是客,一尊未晓犹同。此身应以去来鸿。江湖春水阔,归梦故园中。

    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

    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我今岂见画,观诗雁真在。

    尚想高邮间,湖寒沙璀璀。

    冰霜已凌厉,藻荇良琐碎。

    衡阳渺何处,中沚若烟海。

    雪堂蜜酒花作醅,教蜂使酿花自栽。

    堂前雪落蜂正蛰,恨蜂不采西山梅。

    漫浪饮处空有迹,无酒可沃胸崔嵬。

    不知几唤樊口渡,五见新历颁清台。

    邓公昔叹不可挽,素衣未化京雒埃。

    山中相邀阻筇杖,天上对直同金罍。

    只今江边春更好,渔蓑不晒悬墙隈。

    百年变化谁得料,剑光自出丰城苔。

    老儒经济国势定,近臣献纳天颜开。

    蜀公亭上别公处,花柳未逐东风摧。

    尚容登堂谭落屑,不媿索米肠鸣雷。

    因知流落本天命,何必挽引须时来。

    九关沉沉虎豹静,无复极目江枫哀。

    鹙子犹应昧此缘,室中那有久如天。

    饶师掷过三千界,浮玉西津故俨然。

    趣操几前辈,词章近古风。

    身名沉饮外,生事放言中。

    鹄骛从龟吉,船车送鬼穷。

    支离不征戍,高卧有奇功。

    虎狼敌国易良图,望见将军要引车。

    不畏秦强畏廉斗,古来只有蔺相如。

    关于诗人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