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晁补之 / 晁补之所有的诗词

    西城北渚旧追随。荒台今是非。白苹无主绿浦迷。停舟忆旧时。

    双鸭戏,乱鸥飞。人家烟雨西。不成携手折芳菲。兰柳惆怅归。

    天街欲照珠帘粉。亸辔曾相近。繁花乐事老来慵,对酒尚怜佳景。王孙年少,风流应更,无奈春愁闷。幽期莫误香闺恨。罗带今朝褪。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有人惆怅,何如归好,相见凭君问。

    常记河阳花县里,恰如饭颗山逢。春城何处满丝桐。纶巾并羽扇,君有古人风。

    重向梁王台畔见,黄花绿酒谁同。新诗别后寄南鸿。回头思照碧,人在白云中。

    霜细犹欺柳,风柔已弄梅。东园捶鼓赏新醅。唤取舞周歌沈、探春回。

    妙舞堪千盏,长歌可百杯。笑人将恨上春台。劝我十分一举、两眉开。

    碧山无意解银鱼。花底且携壶。华颠又喜熊罴且,笑骐骥、老反为驹。文史渐抛,功名更懒,随处见真如。

    高情敢并汉庭疏。长揖去田庐。囊无上赐金堪散,也未妨、山猎溪渔。廉颇纵强,莫随年少,白马向黄榆。

    缭绕春堤去欲穷,参差烟坞到还通。

    依依润柳侵晨雨,细细吹花傍午风。

    高鸿远鹜。溪山一带人烟簇。知君舟近渔矶宿。轻素横溪,天淡挂寒玉。

    谁家红袖阑干曲。南陵风软波平绿。幽吟无伴芳尊独。清瘦休文,一夜伤单縠。

    悲来乎石君,吾何悲夫,

    斯人婉兮河之津。厖眉白面照青春,

    朱绂斯煌映路尘。翩翩者骥银鞍新,

    东来奇意安所伸,大野既潴唯赤坟。

    榖垂颖,麻敷芬,

    亡逋来复瓦鳞鳞,高堂击鲜会众宾。

    宾起舞,君欣欣,

    何人末至居客右,西郭之一儒迂且贫。

    迂且贫,自隗始,

    能招剧辛致乐毅,四方游士争来奔。

    户内光仪亦可论,大息拖缙绅,

    中息气氤氲,小息秀眉目,

    天上青秋云。朱旗画舸长堤曲,

    去时箫鼓黄尘覆。无复当年子产归,

    至今人作婴儿哭。西郭之一儒,

    无事门生苔,久雨足不行官街。

    常时门前车马客,旧雨自来不来。

    听我陈,张叔卿,

    孔巢父,皆隐沦,

    无人汲引长饥辛。日午不出开衡门,

    前侯后相安敢论,忧杀口间纵理纹。

    长恸吾邦对遗迹,耿耿一心谁我识。

    徐君已死剑不忘,心已许君那复惜。

    欲上南湖采舫嬉。还思北渚与岚漪。圆荷盖水垂杨暗,鸂鶒鸳鸯总下时。持此意,遣谁知。清波还照鬓间丝。西楼重唱池塘好,应有红妆敛翠眉。

    昔我游武林,值子长江头。

    我时方南辕,子亦将西舟。

    相见两大笑,典衣上高楼。

    楼高不知暑,五月凝清秋。

    环观四山明,俯视万井稠。

    喧喧市中人,日暮歌吹浮。

    忘形与子饮,一醉余无谋。

    湖上荷花生,黄鹂飞柳洲。

    翻然摇两桨,下上逐轻鸥。

    不觉脱尘世,自谓逍遥游。

    晚访城隅寺,竹林森如帱。

    斫薪煮山茗,萧洒破百忧。

    脚懒厌廛阓,五日成淹留。

    肃肃太史家,门阑闲且幽。

    荒亭荫疏桐,雀斗闻啾啁。

    其人绝世贤,揶揄困时流。

    唯我与吾子,大轴更往投。

    幸闻一诺荣,不受万户侯。

    谁言王母桃,方朔不得偷。

    未几子告别,西宾帝王州。

    吴船风雨夜,送子不胜愁。

    八月子献书,高谈夏商周。

    惜哉天下马,骊牡烦推求。

    我滥乡老荐,麻衣望前旒。

    愧非鸣凤祥,斥去还林丘。

    三月我度江,子行穷海陬。

    相望遂乖隔,慨叹不自休。

    逆旅善辱人,虚激韩娥讴。

    操瑟立齐门,乃反怨不收。

    嗟哉子与我,不幸斯人俦。

    有客道闽吴,书诗眷绸缪。

    开缄恍自失,但觉胆气遒。

    有如饮贪泉,海货溢两眸。

    子诗益加富,我句犹能裒。

    春禽与秋虫,引腹聊相酬。

    关于诗人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