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李曾伯 / 李曾伯所有的诗词

    疲於吏事老於兵,不特头方命亦屯。

    成败固非予逆睹,穷通何用子前陈。

    登朝不是鸢肩相,守塞尤惭燕颔人。

    见说江东多福德,亟须洗眼望堂麟。

    踏雪一登城上亭,山川草木亦精神。

    不知四面孰为水,但般俱是春风绿。

    此际全然许和气,於中何处有纤尘。

    我来谩啜茶儿去,疑是神仙境界人。

    自重来岭峤,岂暇访湖山。

    缇骑行边了,戎旗护戍閒。

    相看群玉外,一笑六郎间。

    回首西风静,何愁老汉关。

    渡江华阀尚毡青,人物林中早有声。

    官辙久更谙世路,边筹熟试洞戎情。

    整镳向阙人多羡,出幕持麾古所荣。

    盍为王言留禁闼,美才可止仅专城。

    病躯羸马陟崔巍,扑面征尘抖擞开。

    万古春愁借山隔,几番风信把花催。

    染成湘泪笑邻竹,飘作寿妆辱梅。

    捻尽吟髭无奈困,亟呼茗碗胜村醅。

    续仲宣、一赋小呼鹰,声名满荆州。向宾筵游戏,毫端月露,皮里阳秋。遍历文书刁斗,何患不封侯。横槊风烟表,独占诗筹。

    见说眉攒心事,在岷峨乡国,落日西头。怅英豪遗恨,都付大江流。伟平生、经纶雅志,把重弓、聊为汉关留。中秋近,何如载酒,一笑登楼。

    自屈星屏佐碧油,艰危同济此风舟。

    平山杨柳留佳话,庚岭梅花想胜游。

    公到玉阶宜抗论,我寻画舸便归休。

    他时若访无真里,野水中间一白鸥。

    子在衡州我桂州,两州相望共承流。

    天回北斗又华旦,人立东风正黑头。

    新岁五更三节序,老夫六十二春秋。

    何时共对屠苏饮,应念孤云为倚楼。

    归来袖手江湖,不妨左右持螯白。凉宵幸对,一轮端正,娟娟秋色。万宇冰清,千林霜缟,更无云隔。对金茎露冷,铜壶漏静,梧阴转、画桥北。堪叹平生辙迹。算纷纷、为谁驱役。兔蟾应笑,蝇蜗累我,中年虚历。抖擞吟情,徘徊舞影,可怜佳夕。怅力微心在,梦中一曲,似黄楼笛。

    问秋光、乞得一宵闲,满引玉东西。喜亲朋咸集,宴酣真乐,非竹非丝。坎止流行付分,岂尽是人为。试向君平卜,还可前知。

    自笑头颅如此,奈乌轮难系,驹隙如驰。慨壮图已矣,指地不须锥。任从渠、翻云覆雨,愿老于耕钓乐于诗。三军事,天家自有,大将为谁。

    关于诗人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