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李曾伯 / 李曾伯所有的诗词

    东都一星下东壁,粲以文鸣斗南一。玄德髀肉瞒白头,俯仰宇宙俱沤浮。

    主人景升帝王胄,风土更羡远中州。安能不粟效夷隘,活著期扶弈枰败。

    仲华解笑人寂寂,历落山川旧图在。夜深旅梦鸡唤惊,崇楼百尺般手成。

    凭阑四顾万虑起,乡邻宁不思冠缨。英雄海内方麇集,长忆永平太平日。

    在心为志流为诗,吾岂争雄鹦鹉笔。风流好事传到今,岂知汉泽入人深。

    暇日载酒清流临,名篇雒启诵吾心。偈言玩味犹谛揭,意趣充然刍豢悦。

    飞鸿尽处烟雨隔,姑嗅梅花共清绝。

    春来便拟问归津,转眼江流若许深。

    六十岁翁穷塞客,八千里路故乡心。

    鹃啼月树添征思,鹊语风檐悮好音。

    只有云山遮不断,梦随栩蝶过家林。

    出门三十里平原,仰上高山礼甚专。

    烈日秋霜千祀后,寒烟荒草两茔前。

    一瞻文献生何晚,三叹奸邪死不先。

    臣也不忠宜共戒,烝尝何惜更加笾。

    舟子方将北,封姨不肯南。

    去帆冲急浪,古寺隐晴岚。

    远渚鸦千百,中流鸥两三。

    短篷聊徙倚,底用客程贪。

    问讯中秋月,瞥见一眉弯。婆娑桂影,今年又向桂林看。蓬天桑弧初度,罗带玉簪旧识,俯仰十年间。记得老坡语,颓景薄西山。碧虚人,应笑我,已苍颜。岁寒耿耿,不改惟有寸心丹。目断风涛万里,梦绕烟霞一壑,老矣甚时闲。不愿酒泉郡,愿入玉门关。

    渐吾乡秋近,正莼美、更鲈肥。顾安得相从,征帆衔尾,飞盖追随。南中眼前事势,正相持、边腹一枰棋。将谓灯明月暗,笑谈共和韩诗。谁知。催上王畿。无计可,挽留之。想翠微深处,倚楼日望,天际人归。中流江涛衮衮,藉烝徒、共楫属之谁。回首西风过雁,料君为我兴思。

    今岁渝州热,过似岭南州。火流石铄如傲,尤更炽於秋。竟日襟常沾汗,中夕箑无停手,几至欲蕉头。世岂乏凉境,老向此山囚。赖苍灵,怜赤子,起龙秋。刹那顷耳,天瓢倾下足西畴。荡涤两间炎酷,苏醒一番枯槁,民瘼庶其廖。清入诗脾里,一笑解吾忧。

    八足横戈,一身衷甲,将军致尔来前。呼僮解缚,亟荐泽虞鲜。族类横行草地,今骈首、鼎镬连连。荆江上,不图霜后,风味似吴天。

    晴川。千里外,分甘遗远,多谢勤拳。对香枨新酒,一洗腥膻。慰我吟情归思,都忘却、张子鲈鳊。持螯了,老饕作赋,佳话楚乡传。

    拟龙山、把酒酹西风,西风苦无情。似秋容不受,骚人登眺,特地慳晴。依稀两三过雁,何处是方城。目断危楼外,山远烟轻。

    且对黄花一笑,叹浮生易老,乐事难并。唤遏云低唱,檐溜任霏铃。问何如、乌纱折角,把芳名、盖取晋参军。东篱下,阴晴不管,输与渊明。

    冬当月初后,天欲试霜时。

    永夜绝人语,新寒听雁知。

    壮心忧国在,老计入山宜。

    莫作邯郸梦,萧萧鬓已丝。

    关于诗人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