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李曾伯 / 李曾伯所有的诗词

    百年过半也。怅壮心零落,鬓星星也。风儿渐凉也。近中秋月儿,又初生也。田园暇也。矍铄哉、是翁也。记当时,弧矢垂门,孤负四方志也。

    休也。牙签插架,玉帐持麾,总成非也。浮生梦也。皇皇欲、奚为也。趁身闲、随分粗衣淡饭,一笑又可妨也。问神仙,底处蓬莱,醉乡是也。

    六十三年忧患乡,人言晚景尚悠长。

    不知气郁致痰厥,忽尔异证生微茫。

    操修弗遂仁者寿,治疗倍费医之良。

    今将累日未痊愈,自知不善贻天殃。

    头目昏眩不能动,偃然一榻殊彷徨。

    光摇两目皎无寐,汗流四体痛欲僵。

    纵然未即致幻化,惟恐废弃难安强。

    人生修短固定数,不必以此萦吾肠。

    枝披叶殒待风寒,根本弗固安能当。

    平生踪迹等一梦,未必可保风灯光。

    儿女满前无雇恋,家山何许莫思量。

    是非得失一勾断,万事尽付之遗忘。

    宁神定虑听造物,到此收拾甘归藏。

    门前风月正清朗,符到即去庸何伤。

    草草登楼适,英流迈昔贤。

    诗篇长庆集,人物永和年。

    访古宜联社,伤春又禁烟。

    青帘家酒贱,剩饮莫论钱。

    妾家淇园北封君,劂祖慈事宗苍筼。

    子孙异代贞节闻,枝分一派从南巡。

    千古流落湘江滨,几番雨露敷新荣。

    斑斑不改啼红痕,膏煎漆伐悔自矜。

    卒以取祸罹斧斤,工巧斲削资它人。

    管城夫子出意新,作涌取义何其云。

    致之千里充吾庭,命以汤沐虞嫔名。

    彷佛太伯之文身,虚中直外圆且明。

    不丝不谷不受尘,一笑不用捐千金。

    曲眉丰颊从杂陈,虽有多喙无一嗔。

    晨夕荐我眠风棂,曲肱时复呼真真。

    骨虽非玉肌似冰,蝶梦不到巫山云。

    白家蛮素卿自卿,老我祝洋毋忘盟。

    以例吾体全吾神,招魂共读离骚经。

    推枕同作华胥民,只虞一夜秋气清。

    犹筐中扇墙角檠,盍为青奴亦作白头吟。

    闻公有泊渚,不远在异林。

    想胜辋川画,时作梁父吟。

    绛帐岂陈迹,草堂向遗音。

    朝市有真隐,入山无求深。

    独立千林压众葩,正由风骨傲烟霞。

    谁教群玉峰头客,也染红裙一幅纱。

    来湘话浙倍绸缪,天路风高借莫留。

    不俟驾行何惮暑,适逢圭观恰当秋。

    登仙堪羡星辰履,归老终寻雪夜舟。

    公到甘泉陈大计,毋忘膏雨泽南州。

    公余赢得片时休,徙倚危亭豁倦眸。

    屹屹独存今岳阜,滔滔不尽古湘流。

    犹看雪意微茫在,顿觉春光骀荡浮。

    举酒莫论今古事,只将身世付沙鸥。

    巫云一去付悠悠,堪笑星河老不休。

    天上凄涼两魂梦,人间阅历几春秋。

    销磨长恨诗难尽,领略良宵酒莫留。

    借我天槎试相问,拙人还与巧同不。

    不夜城头着此亭,山川幻化抑何神。

    高低地势平於水,穷富人家等是春。

    一氯中间知有造,四方上下了无尘。

    烹茶读易从古适,不羡梁园作赋人。

    关于诗人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