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李曾伯 / 李曾伯所有的诗词

    几年漫浪尚萍流,汩没京尘雪满头。

    得意正浓须却雇,奉身而退是良谋。

    未忘雅志怀安石,长忆平生愧少游。

    归去何求闲足矣,数椽村屋一虚舟。

    伊昔先贤心,天下等忧乐。

    时分蜀道弓,虑世汉关钥。

    挥刃得屠牛,察脉宽扁鹊。

    岷峨望不浅,持酒为君酌。

    少年随分赋鹦洲。得意桂花秋。今日送君行色,梦和月到南楼。

    材名仲父,辞华季子,香满南州。勉力中流击楫,直须连钓鳌头。

    竹君为骨楮君身,学得飞鸢羽样轻。

    出手能施千丈缕,举头可问九霄程。

    高穷寥旷宁无力,少假扶摇即有声。

    所惜峥嵘能几日,儿曹偻指已清明。

    山接平芜,烟横远墅,修眉淡抹晴妆。菊梅交际,天未十分霜。几许无穷秋思,空凝伫、衰柳斜阳。溪头路,黄芦一片,凫雁两三行。

    平章。风景似,画图一幅,著我徜徉。山中无事,聊尔适吾狂。不用登临感慨,青帘外、新酒堪尝。何为者,东家宋玉,千古叹凄凉。

    天下中庸,千载一灯,传之自公。有涵洪雅量,陂澄千顷,坚凝定力,壁立孤峰。佐鼎调梅,参帷借箸,略试斯文经济功。听淮鹤,暂素丝揽辔,玉帐分弓。

    朝来鼓角声雄。庆元帅新除初度逢。任西风局面,人皆氵项洞,福星堂上,我独从容。草檄传燕,开门释蔡,了却中原公衮东。归廊庙,把格天勋业,与宋无穷。

    来谒衡岳山,未穷衡岳境。

    爇香赤帝殿,恭祈国寿永。

    婆娑禹指山,仅窥虬龙影。

    分枝万派别,功与天地准。

    悦亭万竹间,倚丘甫俄顷。

    披云挹苍翠,俗虑须甦醒。

    王事属有程,山容看难尽。

    归来短篷底,梦断青松径。

    云开为韩子,雪霁朱张咏。

    必如三先生,人与此山称。

    我生等培塿,安敢乔岳并。

    好峰七十二,讵可一朝竟。

    男儿万里眼,长啸付一瞬。

    终朝摘星斗,寘身祝融顶。

    坤灵阑迹汉何时,木石深山圣得知。

    大声凿开真境秘,太虚蕴出众峰奇。

    攀萝揽秀俯可即,秉烛穷幽远莫窥。

    盍遣神龙谨封护,勿容俗子亦游嬉。

    双湖真泽国,千载相公祠。

    中有钓鱼者,问之俱不知。

    唤麹生来,与常娥约,从太守游。把玉箫声寄,萧关短笛,霓裳曲换,清塞重裘。桂影飘摇,桐阴立尽,多少征人霜满头。油幢暇,不掀髯一笑,辜负中秋。

    斗杓矗处中州。还有解闻鸡起舞不。看鸣弦中鹄,穿杨电激,飞球戏马,策_星流。绣帽归军,玳簪环客,薄晚同登庾亮楼。浮生事,是几番玩月,何苦多愁。

    关于诗人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