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易顺鼎 / 易顺鼎所有的诗词

    一尺仙人掌,残魂讵自嗟。荣华侪蟪菌,断烂委虫沙。

    大化原无联,微生共有涯。支离吾欲忏,截臂问三车。

    众生何痴愚,造物真狡狯。投其所嗜好,相诱令破戒。

    世间耳目玩,山水尤称最。此癖尚未除,难游天地外。

    应知种种相,即是种种碍。昔年官君乡,面目自憎怪。

    牵丝尘土中,若逐傀儡赛。衣冠强束缚,四体无一快。

    嵩岳与太行,徒劳梦魂挂。自知猿鹤性,雅不宜轩盖。

    浩然入匡庐,藉了名山债。泉石可枕漱,妻子相负戴。

    诛茅依甘棠,亦得勿剪拜。至今屋数椽,留作樵牧话。

    岂期山亭幽,得与君晤对。足音破空谷,高咏喧奇籁。

    行当布霖雪,沾润吴楚界。变化犹神龙,勿效鄙夫介。

    张公所佩双神龙,何年飞入匡庐峰。化为奇峰号双剑,复化山中连理松。

    元气为浆相灌溉,欲呼五老论年辈。冰雪常含太古心,云雷自转诸天盖。

    托根磊砢幽涧边,听瀑看云忘岁年。涧声万古入其腹,清籁时时还一宣。

    荆蛮采药苍茫意,伯仲同行因让季。后来高节又夷齐,掉头不肯称周帝。

    匡君亦是伤心人,同气相携争避世。对松惆怅想千春,若见当时好兄弟。

    我从前年辞大梁,织畚佣舂携孟光。偶来并立此松下,习习微风吹鬓凉。

    白首同归约异日,青山信美真吾乡。至今有此数椽屋,为感此松幽意长。

    万物从来有龙蠖,名材且莫憎岩壑。吾辈还期共死生,世人那得知哀乐。

    正直终蒙造化扶,孤高亦受神明托。请诵山中《招隐》篇,海水天风一时作。

    走昔万事不挂眼,黄金散尽千无忧。西蹑峨眉眺雪岭,东登泰岱观瀛洲。

    途穷日暮一掉头,匡庐来弄松风秋。不能专城且专壑,有此木末三间楼。

    阿父悬车不出户,板舆自奉安仁母。杜陵弟妹黔娄妻,相携共入云深处。

    屏风宴坐百重霞,布水经行四时雨。此福差堪傲世人,全家冰雪清忘暑。

    名山重到忽经春,旧雨陈侯君雨新。忆弟每看三峡月,思亲常对五峰云。

    君家门外浮天水,门内三龙头腹尾。楼船过汝不相闻,握手神州几千里。

    两家兄弟感天末,嗟我与君皆仲子。我兄已殁十九年,惟余我弟私相怜。

    知君三人亦共命,梦飞海色迷吴燕。山楼十日共欢谑,阑干坐懒岩花落。

    屐齿千峰异笑啼,酒杯万古同哀乐。君言龙眠山水幽,意拟移家住灊霍。

    后者三茅前二匡,他年姓氏都成岳。

    栖贤涧谷有奇石,倒卧青冥神所擘。鳌背惊翻海水飞,龙髯陡接天云立。

    奔霆日夜摇撼之,万古空山皆霹雳。跌势纷如矢坠空,涓流巧作珠穿隙。

    其旁清稳百盘陀,倚涧临流可敷席。水石相遭岂不平,自从天籁发噌吰。

    道人两耳痴聋久,问是水鸣还石鸣。试抚孤琴动山响,方知水石两无声。

    万杉化去无一杉,惟有寺前老樟在。樟分五体同一本,身历百龄更千载。

    旁达涧壑根已深,直干霄空气不馁。云垂太阴逗雷霆,风翻白日动光彩。

    危柯半入烟冥冥,细叶还铺雪皠皠。化人伟奇丈六身,猛士雄健尺八腿。

    全张数爪鳞之而,俯视众木身傀儡。古来贤豪谁抚摩,其人已往不相待。

    惟有五老之奇峰,共对青天无倦怠。虽言乾坤要支拄,未免得罪庸与猥。

    下穿已愁伤地媪,上拿又恐妨真宰。独立无友大哉謷,众人皆忌甚矣殆。

    自是刀斧莫能入,皮坚有类披铁铠。大材讵肯腐山林,神物犹思避菹醢。

    吾闻豫章生七年,便可与龙斗沧海。何况此树世希有,寿过凡樟逾百倍。

    愿为楼船击西夷,知君九死终不悔。

    苍崖天一围,径转吐雄瀑。灵山孕真源,金膏出其腹。

    奔云从空来,数里势屡曲。意嫌鸿濛隘,未肯受迫束。

    化工惜元气,万古与之蓄。跌为孤潭幽,神物有起伏。

    纡徐向平川,余响戛寒玉。谁云一泓窘,百宝可沐浴。

    倒穿大瀛底,日月入亦绿。地深云霞幽,自暮抵朝旭。

    如闻清猿啼,下饮涧水渌。兹区实琴德,幽接轩与顼。

    遂令遗世士,无言转温肃。镌痕洗春苔,万石尽可读。

    我游岂云多,终老难餍足。绵暖天地心,清寥在奇服。

    云根吹阴晴,日脚递隐见。欲持并州刀,剪取丝雨断。

    风翻万叶背,雾走千峰面。灵岳犹混茫,初烟与为冠。

    谁能扫氛霾,复此东南观。天开崖嶂古,愁破岚霞绚。

    仆夫指前溪,石濑已可乱。杂花飘空林,客眼误霜霰。

    讵惜泥沾衣,徘徊为芳瓣。

    蛟龙徙窟穴,平地生湫渊。奔湍挟劲驽,倒射千山穿。

    玄云正朋兴,飞雨宙合悬。下踏不测溪,上戴有漏天。

    行与雷电斗,万足莫敢前。沾涂蔽四体,耳目玩已偏。

    愧闻叱犊声,力尽垄上田。一饱庶可冀,前村有炊烟。

    入门避雨屋打头,困眠一榻邻猪牛。雨脚遮檐万山黑,荒村四月寒如秋。

    瓦镫在壁坐摇影,兀兀欲照分襟愁。范陈对宇阻泥潦,一街似隔千神州。

    通家卅载未相遇,遇君武昌今两度。相携肝胆入名山,岂意山中送君去。

    别梦宵沈庐阜云,愁心晓挂章门树。渊明慧远不可逢,高人去后惟青峰。

    昨宵与君连榻处,三生同听东林钟。怜君病齿归思剧,试饮寒泉销内热。

    二轮风火足为灾,六凿根尘皆是贼。知君净业持已深,一心颇似维摩诘。

    养和学道与天游,他日见君当玉色。

    关于诗人
    易顺鼎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