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易顺鼎 / 易顺鼎所有的诗词

    人立柳阴桥,四面东风如网。肯把一丝凉信,换黏天腥浪。

    鸥儿雪白鸭儿红,去作五湖长。鱼国年年春雨,看紫萍来往。

    缃桃花下留春住,春又忽忽。嫩翠憨红。消得帘钩昨夜风。

    楼阴压梦无寻处,闲了游骢。冷了吟。蜂。险被春愁误煞侬。

    帝子台高,秋九月、重阳天气。问几处晚晴篱落,菊花开未。

    蓝涧唫诗词客老,白衣送酒先生醉。只古人旷达,与牢愁都成例。

    白雁过霜痕,坠红叶、脱雨声至。听潇湘涛,瑟瑟悲秋之泪。

    华岳持螯名士派,彭城戏马英雄意。对西风一笑,把茱萸秋山翠。

    潇水波。湘水波。月明唱起竹枝歌。万艳万愁呼欲出,湘花颜色似湘娥。

    涛声趋左蠡,岭势接南安。匡庐真福地,境幽闲。三天子障,虎踞与龙盘。

    五老峰千丈,结个茅庐,任人谤是神仙。

    记曾听万壑哀蝉。乐似奏钧天。琪花飘满地,鸟衔残。

    桃源洞里,秦火到应难。我与昌黎异,世间屈曲,不如从汝神山。

    江南花正落。者一梦迷离,算君先觉。楼台金粉都无主,说甚钗钿盟约。

    干戈影里,何处是飘灯珠箔。便此日招得春魂,低鬟悄来同酌。

    倦游我亦三生,料鹦鹉和他,说人情薄。香名似昨。

    才不枉挂在玉儿心角。禅天澹泊。只悟后圆蒲相托。

    因甚又提起清愁,回肠断却。

    人影瘦于秋。和雨和风共一楼。难得尊前开口笑,都休。

    醉把黄花插满头。

    佳节尚淹留。听雁青篷昨夜舟。重向东篱寻旧梦,悠悠。

    病蝶寒螀各自愁。

    绯罗坊畔东风紧,脸霞偏又吹聚。小卓蛟丝,高楼凤竹,约略钗光如许。

    管城春雨。写一段湘天,二分愁绪。淡拥螺山,翠痕争向笔尖舞。

    罗巾此时慵裹,让弯环月子,偷学眉妩。酒后横陈,镫边侧看,犹胜玉颜尘土。

    箫台梦苦。怕泪涴秋奁,坏妆难补。只隔些花,春魂听欲语。

    麓宫高处,指遥天一白,湘流浩浩。砧杵长沙三万户,不似此间秋好。

    如此江山,几何岁月,都向愁中老。半空吹笛,僧楼云气围绕。

    且将上界星辰,下方烟雨,收拾归怀抱。莫把登临无限感,换了尊前年少。

    屈贾词章,朱张理学,大半知名早。问来袖手,暮霞几朵红悄。

    萍海鸥踪,桂宫蟾约,十年吹瘦琼箫。载酒春情,闹红曾泛吴桡。

    尊前漫写飘零意,怕潘郎、青鬓先凋。镇无聊、水阁凉生,梦雨潇潇。

    银筝语涩湘弦雁,甚懒云遮尽,旧日蘅皋。燕去楼空,倩魂悽断谁招。

    西风暗换摩登劫,便花天影事都消。又魂销、一寸秋心,绿上芭蕉。

    关于诗人
    易顺鼎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