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吕陶 / 吕陶所有的诗词

    河津女娟者,可与壮士俦。简子欲南渡,谁人为撑舟。

    娟奋红袂起,姿容盛优柔。长篙与风快,大翼如云浮。

    顷刻易千里,恬然济中流。心情忽感慨,为子发清讴。

    波涛激无际,骇畏事祷求。杳冥若影响,自尔蒙神休。

    交龙助其维,归棹勿夷犹。闻之意饱满,春风满华斿。

    祎褕响环佩,蘋藻奉荐羞。岂独女子事,可况公与侯。

    一言固有合,半策或见收。惟其遇不遇,通塞难相谋。

    旬月取汉相,安怪田千秋。

    十年勤苦学诗骚,拟向篇章运短毫。废井心情伤汲绠,沈舟气象怯惊涛。

    参谋可法无如杜,常侍难攀独有高。自是土风忘不得,南音莫讶楚囚操。

    永日华堂静掩扉,道腴深味敌珍肥。一轩有景诗求胜,十邑无尘寇慑威。

    雅性自高閒去乐,汎交难合信来稀。诵君清句知君意,祗任天真不任机。

    桑落冷篘玉,菊衰霜满天。飘零河朔饮,怅望竹林贤。

    乌有防前辙,青州贵下田。使君能遣骑,端为唤鱼船。

    块然形质本何殊,似为春来出旧墟。以色配年疑未可,与耕为候信非虚。

    升阳盖自寅正始,取类还当丑位初。但得碎身资穑事,岂须功效载农书。

    汉焰中熄哀平微,子云有道不有时。立言尽括二仪数,八十一首渊而微。

    至神不形复不见,玄道固非人易知。刘歆尝恐覆酱瓿,切愤学者斯言垂。

    桓谭亦谓传必久,贱近贵远可逆推。史臣俗笔拟僭号,数字岂免万世讥。

    侯芭英骨久没地,千均难用一发维。幸且绵绵未歇绝,果与后代扬雄期。

    环中先生悟达者,力举雄道潜其思。著图课见历象运,发隐扣达乾坤机。

    深嗟范望用心苦,意与测异将奚归。乃覃精义述讲疏,直论雄心非诡随。

    愚闻是书百日就,沥恳再拜求观之。先生训我有大略,笔端粗可言亳釐。

    在玄曰首易曰卦,玄准易数不准词。方州部家虽列位,非类六爻高与卑。

    第当纵横以算计,岂可连缺如象为。夜词多凶昼多吉,阳家贵偶阴家奇。

    谨持此理读九赞,人事粗可详其宜。馀地三极蕴奥妙,一朝未许以意窥。

    我从诲言日勉勉,始若得济终无涯。性庸才下道悠远,策发未进吁可悲。

    愿从诸生北面请,庶几一释终身疑。

    予不见夫子之身,不知夫子何如人。但见蕴之为之赞,与可笔其神。

    二公规鉴少许与,独于夫子何勤勤。意是抱道者,有志不得伸。

    洁操蜀江泉,栖心岷岭云。野饭有藜糁,浊杯无醨醇。

    平居不荷蓧,来者莫问津。笑歌千古已白日,睥睨六合皆红尘。

    气貌特怪陋,意味尤酸辛。破褐聊被体,如敝履之安贫。

    爬痒颇适兴,如扪虱之自珍。五六十载一邑间,安宁寇乱昏复晨。

    世累不我及,浩然保天真。尝闻西南维,是古多隐沦。

    令伯纯好任公贤,风范皆足师吾民。仲元高明君平晦,声迹长共日月新。

    当时传公议,后世仰嘉闻。夫子虽不达,见于绘像诗与文。

    清标可想味,素节难等伦。从此千万年,焜耀寂寞滨。

    九峰之民多种茶,山村栉比千万家。朝脯伏腊皆仰此,累岁凭恃为生涯。

    一朝使者忽禁榷,振举法令摇三巴。锥刀尽毫发,鞭朴过网罝。

    悲哉西南人,生长逢勋华。垂髫以来至白首,未识此事徒忧嗟。

    议欲伐茗荈,不如植禾麻。一花五出最为早,焙户常于火前造。

    春来畏罪不敢言,芽甲任随黄叶老。安得仙崖凝露膏,寄与交朋叙勤好。

    广平先生风格清,坐听万事心无营。日高睡觉懒慵起,不欲世态昏瞳睛。

    诚宜玉筒摘佳品,或向武夷搜早英。汲将楚谷水,就取石鼎烹。

    可以助君淳深幽寂之道味,高古平淡之诗情。小方片甲洎觜翼,凡下不足论芳馨。

    西湖所采者,抑亦传虚名。不执符移往,不由关市征。

    而乃辄赠遗,岂非干典刑。高贤接物自无间,野夫得以芹为诚。

    长谣三百言,重报不称轻。文锦方能致珠琲,木瓜安敢邀瑰琼。

    再拜捧嘉贶,读之如宠惊。感君裁诗误题品,劝君避患宜详审。

    平日视世途,孤心已寒凛。坐逢俗客不须尝,亦恐持之为冒禁。

    从政宜师古,为儒贵席珍。承流仰循吏,虑患属孤臣。

    休戚同千里,轻肥止一身。虚名称有土,惭色见斯民。

    罗网甘投足,波澜耻问津。狂言干重辟,冷笑待憸人。

    琴瑟方调节,刍荛愿采询。闭关聊度日,开卷易经春。

    地暖畦蔬足,年丰瓮粟陈。惟特三不愧,通塞任天钧。

    巨盗盘根岁月深,交流战血竞浮沈。一言便解苍生祸,何事君恩薄贾林。

    关于诗人

    吕陶

    吕陶(1027—1103)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仁宗皇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党蔡确、韩缜、张璪、章惇等。累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知陈州。坐元祐党夺职,责衡州居住。徽宗立,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净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