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日平远,碧涧时洄洑。有草生其闲,登降悦我目。
初阳蔼然照,宿莽为之馥。岂非岩壑姿,谓亦忌扬暴。
奈何值道周,颜色恐喧黩。物生性苟贞,相溷庶无恧。
功业汾阳只等闲,嗟公忧国鬓双斑。君恩郁郁通天带,里社青青少华山。
魏野有诗传北使,竹林遗庙向人间。靖康若主澶渊策,何至蒙尘遂不还。
祋祤城西日下舂,范公书院客相从。曲池短彴萍初合,新笋空阶藓半封。
檐扫蜘蛛怜独结,栏扶芍药咒迟秾。待人翟道迥鞭近,破戒何妨劝玉钟。
识字识忠孝,疗贫难复难。儿时余橐叶,泪落忍重看。
红者亦有萼,翠者亦有英。彼芳诚自好,愧不能以名。
夫草焉用名,楚产则楚荣。始怜楚人词,喻草其乡情。
目遇即抽思,手搴即发声。何必曲相假,外饰衰中诚。
昨朝望峰峰笔尖,一峰青出群峰纤。今朝岟崥道其左,桃花色云惊所瞻。
笔尖不没千丈顶,肩腰覆抱浓如黏。其下全山骨纯紫,献疑谓照晨光暹。
余峰自碧身自露,余云自白心自骛。兹独吉贝弹松松,轻茜染之久喷吐。
明而相透层层兴,软不欲飞片片驻。五里十里缦缦华,赤霄绛霄亭亭嫭。
藏精降神灊固然,汉武南岳根株连。含阳而起可无为,司命君住司玄天。
为霖岂私皖伯国,欢喜自指书生鞭。花色蒸空又何湿,缤纷锦曳溟濛烟。
我随云行云已后,踯躅马蹄回马首。三祖塔边月茫茫,七星池晴风??。
势参吴楚云将孤,壑判阴晴云族偶。云中不入转山前,豁达秋原几培塿。
天南唐后无如此,元公之文鲁公书。体逾骚人擅约洁,画若铁柱撑空虚。
俯临大渊削崖壁,三百尺余秋翠滴。披草读之晓虫寂,天开灵境初何心。
客蓄奇怀远相觌,面石久益钦两公。与唐家国诚哉忠,江深山荒风露湿。
不语之语精犹充,盛极开元有天宝。一侈应欢功再造,乘舆归来自传老。
收京设使监国为,何至迁宫泣难道。春秋始终必正之,后世功罪虞曲辞。
职非南董借藓石,王新建遂庐山碑。
清晨斋心登岳颠,西麓转东螺径旋。最高已立南天门,培塿下见衡州前。
湘江南来一线白,五折北去明蜿蜒。旁窥灵药峰之腋,云归如水风飘然。
仰企轸宿峰之凹,氛氲懒吐如炊烟。回身瞥骇气四合,一物无见消诸缘。
敛襟更向碧落进,上封寺瞰浓相连。日光迥照明且净,三百里铺白玉田。
轻风忽吹意宕漾,数峰尖露如摇莲。却指东隅正萦郁,岧岧未辨何峰延。
身今据石岳尽此,千尺俯海欹右肩。有风不动平泱漭,无风而动深洄漩。
少焉左顾复饙馏,如丝乱卷斜披绵。丹林半失上封背,峰东滃滃峰西翩。
盘陀与我在云上,大虚之天惟倚天。老松岿立白榆并,奚取藓迹名纷镌。
昨见文节桥亭砚,却思玉带生未见。悠悠人海人岂知,岂知信国砚在斯。
二公英灵亘天壤,相友相于日来往。二砚相望五百年,嘉会之礼无因缘。
得邀谢砚访文砚,是有鬼神非偶然。文山砚在叠山右,端州洵坚歙不后。
此几此几逢今辰,此堂此堂记春昼。炷香敬为双忠悲,再拜恭惟两丈寿。
丹心诗未题零丁,伯颜兵未趋皋亭。公方性豪厚奉己,砚亦务寡稀劳形。
转茶坂头初旅食,建阳市上罕交识。公祇麻衣哭向东,砚应黧面愁古北。
何荣何悴贞节同,见二砚不见二公。墨而拓铭即钟鼎,匣而分手仍萍蓬。
堂闲几净意缱绻,一片清气留虚空。
乡人数南至,经岁问音书。对雪寒无藉,思君懒不如。
秋堂新稻入,午枕浊醪余。生事双扉阖,从传与世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