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梅尧臣 / 梅尧臣所有的诗词

    我庭有素鸡,翎羽白如脂。

    日所虑狂犬,未尝忧孽狸。

    暝栖向檐隙,朝啄循阶基。

    每先乌鸟鸣,不失风雨时。

    唯吾囷廪薄,尚汝稻粱遗。

    昨宵天气黑,阴物恣所窥。

    潜来衔搏去,但觉声音悲。

    开门俾驰救,已过墙东陲。

    呵叱不敢食,夺然留在兹。

    涌血被其颈,呷嗋气甚危。

    皓臆变丹赤,霞翅两离披。

    悯心欲之活,碎脑安能治。

    委瘗从尔命,孰忍姜桂为。

    犹看零落毛,荡濧随风吹。

    念始托兹地,蒙幸信可知。

    充庖岂云患,度日无苦饥。

    如何遇凶兽,毒汝曾不疑。

    斯事义虽小,得以深理推。

    邓生赐山铸,未免终馁而。

    人道尚乃尔,怆焉聊俛眉。

    主人凤皇池,二客天禄阁。

    共来东轩饮,高论杂谈谑。

    南笼养白鹇,北笼养孔雀。

    素质水纹纤,翠毛金缕薄。

    大夸凫柄鼎,不比龙头杓。

    玉印传条侯,字辩亚兴恶。

    钿剑刻辟邪,符宝殊制作。

    末观赫连刀,龙雀铸鐶锷。

    每出一物玩,必劝众宾酌。

    又令三云髻,行酒何绰约。

    固非世俗驩,自得阅古乐。

    圣贤泯泯去,安有不死药。

    竟知不免此,乌用强检缚。

    开目即是今,转目已成昨。

    归时见月上,酒醒见月落。

    怳然如梦寐,前语诚不错。

    舟中演满意不浅,却坐林塘景欲昏。

    翠色蜻蜓立菱蕊,青丝騕袅秣城根。

    翰林文字本雄强,况复斋祠向静坊。

    高树黄鹂无去意,深廊朱幕动微凉。

    不嗟门外尘沙苦,只觉壶中岁月长。

    庭下阴苔未教扫,榴花红落点青苍。

    细雨春冈滑,无因驻马蹄。裘单怀后侣,风急过前溪。

    近寺闻鱼鼓,穿林听竹鸡。田家舂正急,炊饭待锄犁。

    云龙本职雨,不雨其失职。

    万草欲焚如,千畴几赭色。

    刺史为民忧,侵晨车竞饬。

    朅来欵宫祠,岂不念黍稷。

    {上雨下奄}霭随轮轩,滂沱遍畛域。

    孰谓云龙愚,能成仁惠德。

    濯濯群物新,葱葱众苗殖。

    莫比邵父渠,初惭用人力。

    秋水漫长堤,郊原上下迷。

    孤城闭板筑,高树见巢栖。

    耳厌蛙声极,沤生雨点齐。

    渚间牛不办,谁为扫阴霓。

    击柝声初绝,为鱼梦已残。

    幽禽哢清晓,宿雨度余寒。

    爨火明千灶,风旗展一竿。

    归心凭社燕,自叹此微官。

    浴堂深殿近皇居,秋夕词臣直宿初。

    宫女穿针争落月,官奴持独看残书。

    万家乞巧心无尽,斜汉飞光望有余。

    枕上江山梦犹熟,五更风雨过帘疏。

    诸葛久精妙,已能闻国都。紫毫搜老兔,苍鼠拔长须。

    露筦何明净,烟丸事染濡。班超投此去,死作玉关夫。

    关于诗人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