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梅尧臣 / 梅尧臣所有的诗词

    杜燕已归尽,秋莺犹绕林。

    久为梁国客,不起灞陵心。

    徒步赴朋馆,远游无橐金。]

    江君丈人意,莫入楚乡深。

    陆乏百钧驼,水假孤艇进。颍苦湾滩长,曲折剧篆印。

    蔡方阻浅涸,寸步出悭吝。胶舟看在前,暗碛疑难慎。

    谁能使奡荡,空自思禹浚。丈夫少壮时,必在驰驵骏。

    山水番君国,文章汉侍臣。

    古来中酒地,今来独醒人。

    坐啸安浮俗,谈诗接上宾。

    何由趋盛府,待尔望清尘。

    古城踏成谷,不见人马踪。

    古人岂不行,旧迹岂不重。

    从何求故步,往返自憧憧。

    观君百篇诗,善画人形容。

    毫发无不似,落笔任横纵。

    曷如握明镜,物物目所逢。

    赠以东南归,掷去手中筇。

    函关见残雪,褎谷闻春禽。

    禽响通朱轮,马嘶入青林。

    花明乱石路,云抱寒泉岑。

    天外汉江来,城下渔网沉。

    庖供缩项鳊,坐使宫娥斟。

    农桑不须教,古俗自通今。

    媿无相如才,偶病相如渴。

    潩水有丈人,薏苡分丛茇。

    为饮可扶衰,余生幸且活。

    安知恶己者,不愿变野葛。

    淮上一相遇,忆在京都时。

    虽惊岁月换,未改松桂姿。

    童侍两三人,瓶锡相与随。

    自言东越来,箧中多好诗。

    文字皆妥帖,业术无倾欹。

    前辈尝有言,清气散人脾。

    语妙见情性,说之聊解颐。

    始推杼山学,得非素所师。

    此固有深趣,吾心久已知。

    横琴乃玄悟,岂必弄鸣丝。

    古乐众少听,谁知彼吹篪。

    师旷没世後,伯牙众身悲。

    愿同黄鹄举,远归沧海涯。

    老骥虽不病,长坂安可驰。

    天台况奇胜,日夕劳梦思。

    尚忝齿缨绶,终年趋路岐。

    俯愧渊中鱼,游泳水之湄。

    仰羡云间鸷,凌厉辞絷维。

    居尝起斯念,未去情不怡。

    今朝更道旧,感怆各嚬眉。

    同游谢公门,远想袂沾洟。

    惜哉胡不仁,碎彼东方琪。

    又出数纸书,手泽尚可披。

    眷眷畴昔意,於今当语谁。

    复遗三百言,玩味自挽髭。

    序事尽成故,慨吟良有资。

    其词何亹亹,宛若对风规。

    冷然耸心目,不觉整冠緌,

    重以超俗韵,顾予贱职司。

    是犹猿鸟情,并此驽枥卑。

    报投仍勉强,实谬匠者为。

    应哂不量力,短兵兹已波。

    昭亭山下送君时,不畏西行剑栈危。

    笮马跨来身更健,吴船乘去计非迟。

    钱塘湖上寻云屋,巾子峰前种槿篱。

    此趣已高天下士,不须功业似鸱夷。

    诗称庤钱镈,南亩兴农作。宁唯务芟薙,岂不在刈穫。

    收功向嘉谷,托用随芒屩。太平兹所重,坐见销锋锷。

    松液化茯苓,又因为琥珀。遇物必得形,毛发曾不隔。

    君子亦豹变,其文蔚可觌。今者逢吴侯,满腹贮经籍。

    喷吐五色霓,自堪垂典册。诗教始二南,皆著贤圣迹。

    后世竟剪裁,破碎随刀尺。我辈强追仿,画龙成蜥蜴。

    有唐文最盛,韩伏甫与白。甫白无不包,甄陶咸所索。

    侯初守二郡,山水多助益。升高觞嘉宾,赋笔速鹰翮。

    葺书成大轴,许我观琮璧。真物固易辨,恨无百金易。

    借从怀袖归,诵玩废朝夕。譬如游国都,惝恍失阡陌。

    苦吟三十年,所获唯巾帼。岂比夸受降,甲齐熊耳积。

    重见元和风,珠玉敌海舶。自惭寒饿为,何张空避席。

    关于诗人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