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范仲淹 / 范仲淹所有的诗词

    长江万里来,古寺中流起。

    何如天上星,汩汩波涛里。

    鹰犬一何骄,霜明远近郊。

    鸾皇不触网,狐兔自充庖。

    熠熠流鸣镝,纷纷过绿髾。

    雄飞侵汉下,杀气与云交。

    翦棘争探穴,摧林竞覆巢。

    惟开三面者,盛德播弦匏。

    磨此千年鉴,朱颜清可览。

    君看日月光,无求照人胆。

    神仙一去几千年,自遣秦人不得还。

    春尽桃花无处觅,空馀流水到人间。

    一带林峦秀复奇,每来凭槛即开眉。

    好山深会诗人意,留得夕阳无限时。

    秋风海上忆神交,江外书来慰寂寥。

    松柏旧心当化石,埙篪新韵似闻韶。

    须期管鲍垂千古,不学张陈负一朝。

    三复荆州无限意,王孙芳草路遥遥。

    貌古神疏画本难,因师心妙发毫端。

    无功可上凌烟阁,留取云山静处看。

    灵泉在天半,狂波不能侵。

    神蛟穴其中,渴虎不敢临。

    隐照涵秋碧,泓然一勺深。

    游润腾云飞,散作三日霖。

    天造岂无意,神化安可寻。

    挹之如醍醐,尽得清凉心。

    闻之异丝竹,不含哀乐音。

    月好群籁息,涓涓度前林。

    子晋罢云笙,伯牙收玉琴。

    徘徊不拟去,复发沧浪吟。

    乃云尧汤岁,盈盈长若今。

    万里江海源,千秋松桂阴。

    兹焉如有价,北斗量黄金。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

    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

    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

    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

    于以聚诗书,教子修诚明。

    于以列钟鼓,邀宾乐升平。

    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

    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

    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

    勖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此阁宜登临,上有松风吟。

    非弦亦非匏,自起箫韶音。

    明月万里时,何必开绿琴。

    凤皇下云霓,锵锵鸣中林。

    淳如葛天歌,太古传于今。

    洁如庖义易,洗入平生心。

    安得嘉宾来,当之共披襟。

    陶景若在仙,千载一相寻。

    关于诗人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