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王祎 / 王祎所有的诗词

    秋气日以肃,秋夜日以长。萧然清溪上,对此明月光。

    月虽照我身,岂能知我心。我心亦何为,所思在所钦。

    嗟君玉雪姿,与我同心期。此月若照君,君能不予思。

    飞飙涤烦郁,散策步广庭。明月流素采,照我六尺形。

    稍欣群动息,忽觉众感并。结发事文翰,夙志在功名。

    庶将为国华,亦复致亲荣。所望则已浅,况乃不得成。

    属时遽右武,四海干戈兴。贾谊策岂迂,刘蕡第弗登。

    悠悠年运徂,促促世故婴。伏枕勌中夜,抚躬慨平生。

    垂名有千载,享寿无百龄。嗟哉身外事,孰重孰为轻。

    惟当托名山,理此群圣经。后圣倘可俟,吾言庶其徵。

    风矩仪禁署,词华照儒林。暂持闽部节,宁忘魏阙心。

    薰风兰江上,弭楫舒烦衿。念此违离遽,徒令驰恋深。

    颇闻议环召,当宁有俞音。行膺紫泥诏,旋献丹扆箴。

    不才托末契,终当侍华簪。

    丁酉七月初,予作会稽客。有人东阳来,蹐户遗书尺。

    讣音季高氏,死矣就窀穸。初闻意浑迷,旋叩气愈塞。

    此事岂有无,此理诚叵测。嗟嗟吾季高,禀赋甚殊特。

    短小精悍姿,英迈不可抑。沉潜理义窟,毕志究经籍。

    绪馀乃外发,文辞舒蕴积。粲然春葩敷,涌若秋涛激。

    翱翔荐绅间,声誉比圭璧。渊源本家传,法度由师得。

    庶培远大业,用趾绵衍泽。人望嗟则然,天道慨何极。

    华年未三十,夭夺无乃亟。譬如千里驹,竟毙盐车厄。

    又如荆山璞,砉碎樵斧击。此冤孰从诉,此痛果难息。

    念昔与子交,寒暑将十易。子少吾所畏,我长子所敌。

    大谊相切劘,微辞共探剔。异姓谐弟昆,深交契金石。

    杖屦华川晨,灯火南溪夕。从容见古道,岁晏期靡忒。

    薰风端阳节,别子双岘侧。临岐亦何言,彼此慎爱惜。

    岂期两月别,遽作千古隔。云深山水遥,日落关塞黑。

    梦中欲见子,精爽无处觅。风尘属浩荡,天地方逼仄。

    会归执杯酒,酹子泉下魄。溯风一长恸,洒泪满胸臆。

    女贫适人难,士穷事人易。

    堂堂七尺躯,道义非不贵。

    孰知一失身,禄爵反为累。

    由来食人食,有死心弗替。

    出门慎其随,大易著深义。

    所以古达人,隐约居乱世。

    我怀管幼安,高风邈难继。

    衣冠相肖不相侔,棋局琴床乐胜游。想像开元全盛日,太平人物总风流。

    谁似君家阀阅高,宅前乔木势凌霄。一门科目连三代,十世儒名冠两朝。

    仍羡先生膺硕望,坐令后进仰馀标。少微垂象光辉映,皇极推玄礼数超。

    江左岂容安石卧,淮南曾赴小山招。明时冠带俱为用,此日弓旌重见邀。

    家学发挥疑刃剖,庙谟参赞譬羹调。春风谈笑青油幕,晓日追随碧羽翘。

    鹦鹉洲边新汗漫,凤皇台上久逍遥。却回故国颁周祀,犹梦钧天舞圣韶。

    云路功勋方烜赫,山林踪迹未萧条。瓣香丽水祈灵贶,疋马苍山触暑熇。

    近喜三苗绳系颈,共誇六国印悬腰。归来昼锦诸亲在,老去秋霜两鬓饶。

    怀土未妨淹使节,观风也复采民谣。青田为语刘夫子,莫使亡羊付寂寥。

    中州胜槩说彭城,戏马台前俯大坰。汴水北交河水混,淮山南入楚山青。

    百年故老遗文气,今代奇才尚德馨。乔木依依临巷陌,世家隐隐见门屏。

    未妨仲蔚蓬生堵,政喜濂溪草满庭。雨案芸香春辟蠹,风檐竹暗夜藏萤。

    图书留意年华蚤,灯火关心梦寐醒。刘向谩登天禄阁,扬雄自著太玄经。

    常时下榻来今雨,几载驱车从使星。浙水东西迁逸足,青云上下振修翎。

    才名要使囊穿颖,宦业悬知刃发硎。愧我远游殊已倦,过从何日话飘零。

    名境居近甸,胜游属芳辰。宝珠佛塔现,珍葩御园春。

    曾是布金地,乃复劫火尘。迹陈情所感,理契意爰臻。

    探奥穷䆗窱,烛遐极嶙峋。跻攀稍毕景,俯仰殊伤神。

    吾将谢往业,庶以侪前人。

    鸿雁动成序,脊令长在原。物情各有知,人独无弟昆。

    弟昆本一气,至爱心所根。世媮俗云薄,天性几不存。

    伐树亦何恤,䦧墙或为冤。昭哉圣有训,有耳如无闻。

    东阳望蒋氏,诗礼遗子孙。昆弟笃友爱,怡怡若春温。

    我观友怡训,为尔陈此言。匪为蒋氏歌,庶使薄俗敦。

    关于诗人

    王祎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