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书生气尽寒,食常不足为居闲。清于孺子沧浪水,瘦似诗人饭颗山。
欲向田文弹铗去,恐因丘嫂颉羹还。闻君自有江湖量,肯为枯鱼少破悭。
悠然林下客,世事颇能料。闲中意自适,身外名肯钓。
卜居山之阳,初为识者笑。势将陵岱华,气欲吞嵩少。
方寻愿谷归,稍近孙台啸。微茫数烟岫,巉绝对云峤。
为我增双明,未必在远眺。始虽如直友,久乃得心照。
恐随有力去,或被移文诮。己见成膏肓,百计莫可疗。
一时烟霞语,慎勿骇廊庙。咄哉肖山堂,所以警不肖。
德音到处下情通,喜动山城百岁翁。和气挽回中国化,威声振起外台风。
少酬汉使澄清志,不愧周官燮理功。南北封疆归一统,太平立法自河东。
老为人所怜,贫恨友独寡。等闲门外车,尽入宰肉社。
欲随射虎将,争柰无匹马。安得化为云,四方逐东野。
大庇天下士,拟作万閒厦。顾我盖头茅,宁肯助一把。
非无问舍心,或恐卧床下。纵有愿留人,有馆不能假。
还因索居久,往往罪商也。须待舍馆定,然后见长者。
更尽一杯酒,出门行路难。送君过南浦,忍泪凭栏干。
丈夫气慷慨,隐迹在东市。或逢逐鹿人,乃弃屠狗事。
壮哉鼓刀勇,旁若舞剑地。遂摧拔山力,自叹时不利。
至今空山石,传是将军戏。能兴卯金运,颇与黄石类。
不期两都后,复有三国志。过客对春风,徒洒山阳泪。
霞鞍金辔紫丝绦,玉带红靴织翠袍。赳赳少年真手臂,津津玉气见眉毫。
不愁造化功难补,可惜秋山势自高。那免牛车身后患,一场春梦亦徒劳。
寻常论养生,未得养生说。拟从林下游,一书交尽绝。
既无当世志,安用三尺铁。频频石上磨,神光浸秋月。
可怜粗疏甚,自谋何太拙。危弦发哀弹,幽愤终莫泄。
死留身后名,有愧侍中血。
丹凤衔书下九霄,山城和气动民谣。久潜龙虎声相应,未戮鲸鲵气尚骄。
万里江山归一统,百年人事见清朝。天教老眼观新化,白发那堪不肯饶!
峥嵘屋下城,突兀城上屋。初看颇惊眼,再见堪捧腹。
能无鬼神笑,可柰疮痍俗。不哀梁閒叟,欲竭南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