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杜甫 / 杜甫所有的诗词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水色含群动,朝光切太虚。年侵频怅望,兴远一萧疏。

    猿挂时相学,鸥行炯自如。瞿唐春欲至,定卜瀼西居。

    绝域长夏晚,兹楼清宴同。朝廷烧栈北,鼓角满天东。

    屡食将军第,仍骑御史骢。本无丹灶术,那免白头翁。

    寇盗狂歌外,形骸痛饮中。野云低渡水,檐雨细随风。

    出号江城黑,题诗蜡炬红。此身醒复醉,不拟哭途穷。

    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一月凡一束。虚名但蒙寒温问,

    泛爱不救沟壑辱。齿落未是无心人,舌存耻作穷途哭。

    道州手札适复至,纸长要自三过读。盈把那须沧海珠,

    入怀本倚昆山玉。拨弃潭州百斛酒,芜没潇岸千株菊。

    使我昼立烦儿孙,令我夜坐费灯烛。忆子初尉永嘉去,

    红颜白面花映肉。军符侯印取岂迟,紫燕騄耳行甚速。

    圣朝尚飞战斗尘,济世宜引英俊人。黎元愁痛会苏息,

    夷狄跋扈徒逡巡。授钺筑坛闻意旨,颓纲漏网期弥纶。

    郭钦上书见大计,刘毅答诏惊群臣。他日更仆语不浅,

    明公论兵气益振。倾壶箫管黑白发,舞剑霜雪吹青春。

    宴筵曾语苏季子,后来杰出云孙比。茅斋定王城郭门,

    药物楚老渔商市。市北肩舆每联袂,郭南抱瓮亦隐几。

    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鸟雀苦肥秋粟菽,

    蛟龙欲蛰寒沙水。天下鼓角何时休,阵前部曲终日死。

    附书与裴因示苏,此生已愧须人扶。致君尧舜付公等,

    早据要路思捐躯。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远愧尚方曾赐履,

    竟非吾土倦登楼。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

    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诸姑今海畔,两弟亦山东。去傍干戈觅,来看道路通。

    短衣防战地,匹马逐秋风。莫作俱流落,长瞻碣石鸿。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岷岭南蛮北,徐关东海西。此行何日到,送汝万行啼。

    绝域惟高枕,清风独杖藜。危时暂相见,衰白意都迷。

    风尘暗不开,汝去几时来。兄弟分离苦,形容老病催。

    江通一柱观,日落望乡台。客意长东北,齐州安在哉。

    诸姑今海畔,两弟亦山东。去傍干戈觅,来看道路通。

    短衣防战地,匹马逐秋风。莫作俱流落,长瞻碣石鸿。

    落景下高堂,进舟泛回溪。谁谓筑居小,未尽乔木西。

    远郊信荒僻,秋色有馀凄。练练峰上雪,纤纤云表霓。

    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

    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人情逐鲜美,物贱事已睽。

    吾村霭暝姿,异舍鸡亦栖。萧条欲何适,出处无可齐。

    衣上见新月,霜中登故畦。浊醪自初熟,东城多鼓鼙。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

    关于诗人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