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魏了翁 / 魏了翁所有的诗词

    恭惟皇上心,纳纳天同大。

    明命辍禁游,往抚蜀雕瘵。

    蜀山在何许,斜阳点鸦背。

    家住扶桑东复东,却望斜阳铁山外。

    金头奴子扼熙秦,银州兵马冲兰会。

    使我六年望烽火,征人穿空枕戈祋。

    使我千里致钟石,居人轑釜泣粗粝。

    县官无蓄租,百姓无藏盖。

    上有苍苍之高天,卒然叫中呼不可待。

    阃外万戚休,只以一身佩。

    我於公行无所赠,筮言得咸为艮兑。

    艮山本中虚,兑泽乃上溉。

    独於九四论心体,而以朋思为障碍。

    原公书此象,长於卧兴对。

    蜀道青天蜀平地,君侯一心即难易。

    思耕亭前先郑碑,更盾他年后郑记。

    长安十二门,冠盖如云稠。

    浮骖不停趋,九衢滔滔流。

    朝握扶桑辔,暮行背椒丘。

    驾言入从之,道左伤吾辀。

    温陵有佳干,清姿秀琅球。

    蚤畴抡魁望,盛之蓬瀛洲。

    荣进付膜外,寡欲自日休。

    需章臣有母,自诡以一州。

    彤幨下青冥,锦舆居上头。

    小施活国手,雕瘵会有瘳。

    同省并门居,昔我陪清游。

    一时四同年,气味骨肉侔。

    而君堂堂去,别袂挽不留。

    迅商起层旻,候虫催功裘。

    问学常苦艰,岁月忽忽遒。

    古今同一歧,古岂真难俦。

    原言事穮蔉,勿作刈犹谋。

    会面岂不再,为君刮双眸。

    缺然。小词寄五兄代劝

    养得儿男百不中。年年随举子,踏春风。寿觞庭院燕泥融。将雏处,长是半西东。

    移孝便为忠。儿行虽在远,母心同。若将一念答天公。归来拜,也胜橘双红。

    我尝妄意於古人,子今用力苦先我。

    安得从容长似今,借子玉匙发关锁。

    家声门九戟,庭秀树三株。

    阃范闲金燧,林负莹玉壶。

    未经亲绛幔,何遽作黄垆。

    凝睇两竿竹,醇情一束刍。

    如公何地不阳春。往来频。醉倾银。闻道河阳,童稚正欢迎。移向德威堂上著,疑潞国,是前身。

    行人还又送行人。夜无尘。对丰神。自古心知,别语转情真。须信人生归去好,三径旧,四时新。

    静看瀺灂几游鳞,争似玄裳缟袂生。

    几度有书招不至,应惭侧翅傍他人。

    春漏逢欢恐不深。银花火树粲成林。酒中和乐无穷味,烛里光明一寸心。

    金马朔,玉堂寻。风流文献未如今。连宵坐我东风里,春满肝脾月满襟。

    四山鎔日泻黄金,谁载亭皋一尺霖。

    息处生机无间断,划然有顷验天心。

    长身拘矮屋,雅志压华颠。

    已矣宁非命,猗其尚有传。

    饱餐广文饭,不击陆侯鲜。

    惜也文明县,耆黄欠此贤。

    关于诗人
    魏了翁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