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魏了翁 / 魏了翁所有的诗词

    被西风吹不断新愁。吾归欲安归。望秦云苍憺,蜀山渺渀,楚泽平漪。鸿雁依人正急,不奈稻粱稀。独立苍茫外,数遍群飞。多少曹苻气势,只数舟燥苇,一局枯棋。更元颜何事,花玉困重围。算眼前、未知谁恃,恃苍天、终古限华夷。还须念,人谋如旧,天意难知。

    又过前溪访梵宫,人言此与老庄同。

    是同是异谁知得,拟问山前无极翁。

    漠漠云林小小山,谁家茅屋隐松间。

    石桥雨过天台远,采药仙人去未还。

    那复有。气味醲于春酒。犹向故乡怀印绶。相过何日又。

    吐出心肠锦绣。问我阿娘依旧。娘亦祝君如柏寿。相看霜雪后。

    万里蜀山险,难似上青天。谁知间有,人心之险甚山川。

    赖得皇华星使,满载春风和气,来自鉴湖边。要识方寸地,四十万云烟。

    佩珑璁,冠昱爚,组蝉联。眼前富贵馀事,所乐不存焉。

    闻道汉家子政,博考兰台载籍,胸次著千年。会有太一老,同结海山缘。

    时事彫壮心,词华误双鬓。昨梦忽儆予,觉来起孤愤。

    五官予所司,此梦乃予训。是心协蓍龟,是气通祲煇。

    形骸且不察,理性抑难尽。晓筇度云壑,疏林露鹰隼。

    暮归踏江声,寒流烛蛟蜃。惕思怀襄日,气势如项陈。

    天根忽晨见,卷去不盈瞬。犹然玩文采,吾果不知分。

    饮俊习未忘,依前赋分韵。

    子云一去千馀载,惟有成都墨池在。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谁知。

    虽逃刘歆酱瓿阸,鼠壤蛛窠蠹鱼宅。岂无学者工探求,不讥僣圣几赘疣。

    自从马邵造玄域,晁氏谱之张氏翼。亦云察矣人犹疑,试为诸老申其辞。

    易书广大包天地,辞变象占都一致。世儒造入各不同,有一于此均为功。

    况于易玄互相发,不同之同真善学。历家中首先黄钟,虽以坤复为初终。

    纪日天正始牛宿,又以日星分左右。起从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

    易书八八而用七,玄文九九而存一。易分六位中二五,臣志上通君下取。

    玄以一五而为中,君道君尊臣代终。玄文主日易主岁,易书为经玄为纬。

    谓玄于易地承天,就中邵子尤知玄。或云玄准卦气图,是图疑亦非圣书。

    岂知中复与咸遇,乃是阴阳自然数。或云玄仿太初历,黄钟之分八十一。

    岂知虚三与虚九,其数虽同其法否。或云玄象宗浑天,浑天方象包于圆。

    岂知兼用盖天说,盖以舆地承纯乾。易虽无玄不为阙,易更得玄滋有发。

    且如河图与洛书,发挥道数无遗馀。后来支干及声律,运气参同至太一。

    与易并行人不讥,千岐万辙同一归。况玄于易同而异,何独于玄苦讥议。

    子云之师曰林闾,鹤山之下谁其徒。自翻机杼作生活,律历图书无不合。

    若非马邵晁张伦,后世几无扬子云。后世子云今继作,而此玄文终寂寞。

    空馀绘象与棠阴,聊与文士供嘲吟。

    鏦金伐鼓催行舟,拦街祖帐云如稠。祥刑使者入奏事,诏书趣发不可留。

    居人争门挽衣住,行人十步九回顾。公言为汝五年留,便是数旬终一去。

    居人向前为公语,情知不是留公处。一春风雨寒凄凄,牛羊满地鸿酸嘶。

    乾坤尔阔无处著,惟有此地恬不知。桑麻鸡犬桃溪曲,身住主家数椽屋。

    卧听前江风雨声,自嗟身是如天福。公今归去作大官,连云广厦千万间。

    我时岂不被公赐,天高卒卒难为攀。吾侪小人腹,不惮再公祝。

    公今揽辔行原隰,泽地相临看不足。明朝归坐京师宅,深院重门壅休戚。

    愿公莫为一身惜,须念同胞头戢戢。春风湔泪情转恻,道旁过者声唶唶。

    我时困卧五溪东,十日八九阴濛濛。有来道前事,耳目为惺愡。

    更将百壶扶醉胆,喜馀鼻息陵烟虹。欲输一言不能措,以公所闻还赠公。

    敝貂冲寒马声湿,馀杭门外送归客。去年曾送六朱幡,今年又送四千石。

    更有三令相后先,采不盈筐去如织。濛濛风雪人气薄,漠漠烟尘剑花蚀。

    独立长空倚天壁,几度乞归归未得。贰卿荦荦天与姿,不肯随俗相脂韦。

    声名早落虞舜聪,霞裾云佩明春晖。虞舜已死不复返,云埋苍梧天地悲。

    万物兴歇各有期,人生出处宁无时。揽裾结佩下霄汉,苟得吾志官无卑。

    史臣昨侍玉皇案,爱民一语何孜孜。愿公领此深长思,民力竭矣谁其知。

    更须同志共此事,则公且去吾亦归。

    天高山围坐,露下月满楼。其间倚阑人,古今入双眸。

    戒哉后时懊,迨此先民忧。匪缘冀求鱼,惧易或丧牛。

    瞬息起万夫,朝暮食千头。金汤蔽遮地,我岂为一州。

    馀力事层观,翚飞半空浮。帘开六合晓,杯纳万顷秋。

    灯火背城市,烟霖俯林洲。遐睎到冥鸿,吟思追驯鸥。

    寄声鹤山我,夺目珊瑚钩。因思去年夏,狂魂昼群游。

    婪酣饱溪壑,磊砢丰渠酋。诸公正错愕,如筑于道谋。

    微君且柔之,尚保国邑不。岌嶪变怗妥,嚬呻起欢讴。

    宜恢奇杰观,快此夷怿酬。独忧解成缓,万古同一流。

    君毋观上游,观上增叹愁。南有壶聚

    关于诗人
    魏了翁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