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永珹 / 永珹所有的诗词

    阿瞒汉贼非汉臣,营窟乃在漳河滨。铜雀高台入霄汉,参差瓦缝排鱼鳞。

    太息人生祇如梦,光阴老向军中送。分香卖履事难言,望断西陵含隐痛。

    中原劫运几沧桑,栋宇飞灰草树荒。石墨那堪供染翰,砚材差喜发幽光。

    幻化本鸳鸯,成斑亦雊鹆。佳品自澄泥,奇珍逾美玉。

    却想觚棱金碧时,琉璃片片亚檐垂。谁能磨盾频飞檄,但说临江自咏诗。

    到今遗瓦苔斑驳,文房好倩良工斫,君不见建安年号记分明,汉鼎虽迁留正朔。

    君不见飞放之泊传自元,百六十里周缭垣。红门四辟通苑路,苑中极目皆平原。

    略无高山有流水,长林迤逦丰草繁。头鹅诈马有余闲,于焉较猎悬鹑貆。

    胜地一从归胜国,仁虞旧院无人识。扫除榛莽拨禁军,曾记英公亲奉敕。

    官衙忽被阍寺专,豹房尚指荒丘侧。太阿旁落国步难,遑问区区此疆域。

    我朝龙兴天下归,千里和会尊邦畿。废苑从兹作灵囿,豫游几暇扬鸾旗。

    云闲八阵时阅武,风卷三驱大合围。殷勤习劳奉家法,扈从棣萼欣交辉。

    百年海户千人守,七十二桥通泽薮。三台连峙三海深,指点团河近双柳。

    新池饮鹿间苹蒿,旧迹晾鹰存培塿。官庄分设四五家,岁纳刍茭别无取。

    颇见道观杂僧庐,灵风梵雨来空虚。酒内茅山失法派,瞿昙种类尤纷如。

    膏腴宽敞便飞走,大壑于牣还多鱼。雨露栽培经岁月,离宫鼎足皆皇居。

    诘戎大事首马政,雁臣贡入龙媒盛。六厩超遥八骏蹄,监牧攻驹严禁令。

    何须苜蓿与渥洼,甘草如饴水如镜。云锦照眼胜谷量,土壤宜之顺其性。

    围场习猎凡几回,黑头顿觉青春催。伯仲当初我最少,今日俄携诸季来。

    更怜子侄并壮大,短衣晨夕想追陪。弯弓敢辞臂力软,枨触旧况增清哀。

    况复从游怀杖履,自别音尘几弹指。人间屡叹絮酒倾,天上频嗟玉楼起。

    赏花得句能几春,也复伤神判生死。者番经幄集群贤,只有蔡侯还到此。

    临风无限古今情,天开陆海依神京。长杨熊馆讵足拟,驰骋信足豪生平。

    喧笑未终感慨集,莺蹄燕语兼蛙鸣。转眼清和赋归去,挑镫且快挥毫成。

    不碍尘寰住,偏怜晓气清。五更残月落,一雨乱蛙鸣。

    林外钟催曙,檐前鹊报晴。上人推枕起,诗思此中生。

    何事难偷半日闲,金兰情味暗相关。春来曾仗诗消日,老去宁从酒借颜。

    避俗心清新雨后,怀人梦断乱云间。岂无片羽应投我,驰字催君少破悭。

    蓂叶全开且未凋,众香国里景偏饶。百花生日传何代,二月春花判此朝。

    扑蝶试看新扇影,鬻蚕应傍旧桑条。东风不为游人住,九十韶华惜半消。

    蚤知勿药翻长往,悔不临行重问看。挥泪山川同黯淡,伤心风雨倍萧寒。

    何堪少小频携手,顿遣归来剩抚棺。从此瑶琴难再鼓,诗成无意费吟安。

    王本尼山后,支分辽水东。风云需际会,草泽见英雄。

    皮岛才初展,吴桥计渐穷。天教投上国,时至树宏功。

    缔造膺皇眷,招徕锡命隆。师仍提旧部,衔独授元戎。

    袍解丰貂暖,筵张秘殿融。直将心腹待,应竭股肱忠。

    兵特称天祐,恩尤出圣衷。鼓鼙劳乍效,银币赉何丰。

    国号承基大,宗王拜爵同。威扬平壤外,声震塞垣中。

    降将开山海,偏师佐邓冯。贼氛旋拉朽,明业已飘蓬。

    定鼎邀殊赏,为屏冠上公。自兹频讨乱,所向辄横空。

    捷屡驰吴楚,铭兼勒华嵩。定南封更晋,攘外奖宜崇。

    疆圉偏多事,千城合鞠躬。蛮方琛未献,粤徼道宜通。

    远统貔貅往,亲蒙矢石攻。桂林除跋扈,梧野起疲癃。

    反侧行看尽,功名惜未终。潢池妖复炽,萑泽孽潜讧。

    大帅成孤注,危城倚上穹。来援音杳杳,出战势匆匆。

    冠裂肝俱碎,袍沾血尽红。肯将身落贼,争觉气如虹。

    素帛全遗体,丹忱报亶聪。盟无惭带砺,军竟化沙虫。

    马革酬专阃,牛眠敕考工。烈名标武壮,旷典荷帡幪。

    我偶纡吟辔,人来说殡宫。由来能择主,浩叹缅英风。

    放晴真欲谢山灵,清浅潮河策马经。流水无情吞旧堞,危峦因势起孤亭。

    沙留平碛惟添白,烟带荒村未断青。何必防秋分内外,嬴秦终是小朝廷。

    幽人惯调鹤,散步临前墀。兴来观其舞,开笼无常期。

    胎仙若解意,小立修容仪。徐焉顿修趾,双翮俄参差。

    暂离芳春地,不上乔松枝。徘徊弄逸态,宛转矜殊姿。

    惊鸿方振迅,翔凤偏威垂。烟雾隐芝圃,风雨生瑶池。

    讵嫌心目眩,祇觉精神移。轩翥亦已久,敛翼还自持。

    横空骋天步,华表忘归时。顾念驯养恩,云外凭招之。

    低徊同戏彩,不愧林家儿。

    关于诗人

    永珹

    永珹,履端亲王永珹,高宗第四子。有《寄畅斋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