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黄节 / 黄节所有的诗词

    云意深阴失月明,始知兵气满秋城。

    十年北客惟伤乱,双柝南街不断声。

    娇女别期方细数,故园安问更无程。

    可怜万里清辉夜,不见良时鼓乐生

    季秋京北寒,吹雪入城闼。

    馀威劫晚花,飞埃障孤月。

    岂知城南农,束笋新迸发。

    我园树亦奇,已着紫丁结。

    春物以秋荣,秋芳为时歇。

    事异李梅实,变甚菽霜杀。

    衋心警气候,无畏谢明达。

    庶徵倘可言,物生恐多札

    江上梅花影,天边明月身。

    相看不攀折,何遽彻宵晨。

    恻恻寒初透,辽辽气又春。

    独深兰蕙叹,长已尔时人

    论诗畴昔本寻常,今日回头辄可伤。

    十载郡斋相过地,数竿檐竹已成行。

    老逢国乱君先免,溘至秋分(君逝日秋分。

    )露更苍。

    莫说平生康济愿,区区文字恐流亡

    讽诗爱建安,守黑从苦县。

    激扬慕俊及,文学谢商偃。

    人生不百年,羁旅将过半。

    南归托献岁,兰皋邈时缅。

    春冰初泮涣,海水复澶漫。

    迦罗花始开,湘荷叶如卷。

    北园再过往,朋旧日游宴。

    故乡直如此,创夷岁展转。

    言治不保民,畜兵以滋乱。

    盗贼等丘山,风俗淫洛宛。

    芳尊讵能祓,白日忽已晚。

    先坟在咫尺,戒暴叹遐远。

    时荣曷足留,黄鸟徒相劝

    不知老将至,遭乱始言诗。

    春歇荼蘼后,花飞萍藻迟。

    兵尘嗟散絮,风隙当哀辞。

    莫为增悲慨,将民诉子规

    江海相违莫临存,孰令吾友减悲酸。

    病中取冷知无及,归后伤神岂待言。

    意尽红莲当变碧,化穷寒谷不回暄。

    只怜儿女婆娑态,痛绝征夫再出门

    圆荷开盛夏,晚风袭炎暑。

    俯流欲就湿,薄夜不如曙。

    高路已张灯,平桥乃连渚。

    雹后花叶碎,光洞藻荇舞。

    鱼冒吸空鲜,蚊渴作朝雨。

    不吝迟明凉,坐为此园苦。

    如何凫鸭声,喋喋池边树

    月迟人不待,林净水初明。

    昨雨留云气,前舟辍棹声。

    方秋十九夜,有宿二三赢⑴。

    独喻伤时意,清光为我生

    望远登高一意凄,塞鸿南尽日矬西。

    荡为天下萧条气,不辨风前格磔啼。

    独往冒寒园寂寂,同游忆昨汝栖栖。

    于征何补伤亡叹,空使秋坟唱锦题

    关于诗人
    黄节

    黄节

    黄节(1873—1935),广东省广州府顺德县人(今属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清末在上海与章太炎、马叙伦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刊印《风雨楼丛书》,创办《国粹学报》。民国成立后加入南社,长居北京,袁世凯复辟帝制期间,黄节频频撰文抨击,致遭忌恨。此后,不再从事新闻舆论工作,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1917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专授中国诗学。1922年拒任北洋政府秘书长,后曾担任过一年的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兼通志馆馆长。因对时局不满,在1929年辞职,仍回北京大学,同时兼任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1935 年1 月24 日在北京病逝,归葬广州白云山御书阁畔。
    黄节以诗名世,与梁鼎芬、罗瘿公、曾习经合称“岭南近代四家”。著有《蒹葭楼诗》2 卷,作品风格既有唐诗的文采风华,又有宋词的骨格峭健,刚柔并美,人称“唐面宋骨”,其中七律尤为出色。著有《诗学》《诗律》《诗旨纂辞》《变雅》《汉魏乐府风笺》《魏文帝魏武帝诗注》《曹子建诗注》《阮步兵诗注》《鲍参军诗注集说》《谢康乐诗注》《谢宣城诗注》《顾亭林诗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