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与子甥舅氏,摧颓各苍颜。

    并为东诸侯,长此佳江山。

    寒松无时花,安得插髻鬟。

    惟将老不死,一笑荣枯间。

    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

    挂冠及未耄,当获一纪闲。

    子亦拙进取,才高命坚顽。

    譬如万斛舟,行此九折湾。

    仲氏新得道,一沤目尘寰。

    岁晚家乡路,莫遣生榛菅。

    此生太山重,忽作鸿毛遗。

    三子死一言,所死良已微。

    贤哉晏平仲,事君不以私。

    我岂犬马哉,从君求盖帷。

    杀身固有道,大节要不亏。

    君为社稷死,我则同其归。

    顾命有治乱,臣子得从违。

    魏颗真孝爱,三良安足希。

    仕宦岂不荣,有时缠忧悲。

    所以靖节翁,服此黔娄衣。

    令节陈诗岁岁新,从官何以寿吾君。

    愿储医国三年艾,不作沉湘九辩文。

    不见何戡唱渭城,旧人空数米嘉荣。

    龙眠独识殷勤处,画出阳关意外声。

    两本新图宝墨香,樽前独唱小秦王。

    为君翻作归来引,不学阳关空断肠。

    书生苦信书,世事仍臆度。

    不量力所负,轻出千钧诺。

    当时一快意,事过有馀怍。

    不知几州铁,铸此一大错。

    我生涉忧患,常恐长罪恶。

    静观殊可喜,脚浅犹容却。

    而况钱夫子,万事初不作。

    相逢更何言,无病亦无药。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正暮 一作:正春)

    十年流落敢言归,鱼鸟江湖只自知。

    岂意青天扫云雾,尽呼黄发寄安危。

    风流吾子真前辈,人物他年记一时。

    我欲折繻留此老,缁衣谁作好贤诗。

    此生别袖几回麾,梦里黄州空自疑。

    何处青山不堪老,当年明月巧相随。

    穷通等是思家意,衰病难堪送客悲。

    好去江鱼煮江水,剑南归路有姜诗。

    高情闲处任君弹,幽梦来时与子眠。

    彭泽漫知琴上趣,邯郸深得枕中仙。

    试寻玉轸抛何处,闲唤香云在那边。

    平素不须烦按抑,秦娥自解语如弦。

    五日占云十日风,忧勤终岁为三农。

    春来有喜何人见,好学神孙类祖宗。

    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褪。

    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人问。背灯偷揾,拭尽残妆粉。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