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

    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

    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

    忽闻啼鵙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天下假易,亦不汝匮。

    春无遗勤,秋有厚冀。

    云举雨决,妇姑毕至。

    我良孝爱,袒跣何媿。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従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越王之孙,有贤公子,宅于不土之里,而咏无言之诗。以告东坡居士曰:“吾心皎然,如秋阳之明;吾气肃然,如秋阳之清;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阳之坚百谷;吾恶恶而欲刑之,如秋阳之陨群木。夫是以乐而赋之,子以为何如?”

    居士笑曰:“公子何自知秋阳哉?生于华屋之下,而长游于朝廷之上,出拥大盖,入侍帷幄,暑至于温,寒至于凉而已矣。何自知秋阳哉!若予者,乃真知之。方夏潦之淫也,云烝雨泄,雷电发越,江湖为一,后土冒没,舟行城郭,鱼龙入室。菌衣生于用器,蛙蚓行于几席。夜违湿而五迁,昼燎衣而三易。是犹未足病也。耕于三吴,有田一廛。禾已实而生耳,稻方秀而泥蟠。沟塍交通,墙壁颓穿。面垢落曁之涂,目泣湿薪之烟。釜甑其空,四邻悄然。鹳鹤鸣于户庭,妇宵兴而永叹。计有食其几何,矧无衣于穷年。忽釜星之杂出,又灯花之双悬。清风西来,鼓钟其镗。奴婢喜而告余,此雨止之祥也。蚤作而占之,则长庚澹澹其不芒矣。浴于暘谷,升于扶桑。曾未转盼,而倒景飞于屋梁矣。方是时也,如醉如醒,如喑而鸣。如痿而行,如还故乡初见父兄。公子亦有此乐乎?”公子曰:“善哉!吾虽不身履,而可以意知也。”

    居士曰:“日行于天,南北异宜。赫然而炎非其虐,穆然而温非其慈。且今之温者,昔人炎者也。云何以夏为盾而以冬为衰乎?吾侪小人,轻愠易喜。彼冬夏之畏爱,乃群狙之三四。自今知之,可以无惑。居不墐户,出不仰笠,暑不言病,以无忘秋阳之德。”公子拊掌,一笑而作。

    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

    剑头唯一吷,焦谷无新颖。

    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

    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

    退之论草书,万事未尝屏。

    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

    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

    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

    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

    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之。

    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

    藐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

    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

    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

    使其开口言兮,岂惟河汉无极惊余心。

    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

    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兮,梦中仇池我归路。

    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乐此而不去。

    昔余游于葛天兮,身非陶氏犹与偕。

    乘渺茫良未果兮,仆夫悲余马怀。

    聊逍遥兮容与,晞余发兮兰之渚。

    余论世兮千载一人犹并时,余行诘曲兮欲知余者稀。

    峨峨洋洋余方乐兮,譬余系舟於水,鱼潜鸟举亦不知。

    何必每念辄得,应余若响,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野菜此出珍又珍,送与西邻病酒人。

    便须起来和热吃,不消洗面裹头巾。

    腊酒诗催熟,寒梅雪斗新。

    杜陵休叹老,韦曲已先春。

    独秀惊凡目,遗英卧逸民。

    高歌对三白,迟暮慰安仁。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