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陈宝琛 / 陈宝琛所有的诗词

    清明已过冷无那,野桃始华杏未破。?题故以草得名,吹绿东风尽飘簸。

    禅宫因山切云上,梵响出林与泉和。铁扃石窟经全藏,薪火绵连僧一个。

    壁中尚书井底史,愿力吾儒孰与大?法华椎拓千岁馀,下瞰人间如鸟过。

    亦知隔岭胜尤最,一宿先归迫晨课。诘朝西望峰层层,君等上方正云卧。

    圣清解经轶唐宋,仪徵帅粤开讲堂。手裒鸿籍授铅椠,千四百册森琳琅。

    儒风津逮亘岭海,东塾晚出扬芬芳。节楼黤黮六十载,谁其嗣者南皮张。

    威弧外弦内缮政,树人本计无时忘。大营精庐署广雅,建局益揽东南良。

    燹馀孤本慎譬勘,水木如画罗朱黄。就中乙部十居七,治史欲絮研经长。

    鳌峰藏书始清恪,洛闽道脉存缥缃。后来左海倡汉学,一径乍辟寻榛荒。

    通经致用士所职,韦传弗读终回惶。祛卢立学未百稔,犹庋十万誇谟觞。

    觥觥邹鲁付挦扯,望海无乃航绝潢。育才报国匪二事,刀笔筐篚吾何望?

    君怜横舍割清俸,远致如馈贫家粮。山渊渔猎各餍愿,九数教艺重彷徨。

    同声倡和若有分,积石便可规曹仓。三年祠禄愧殖落,炳烛东壁分馀光。

    人好牵连到屋乌,横流甚处可安渠?白翎雀冻居何择,赪尾鱼劳气倘苏。

    世局如棋从反覆,禅心似木孰荣枯?秋风已过莼丝老,沈陆稽天漫忆吴。

    南溪岩壑阅千春,留与先生托隐沦。生死桐乡爱贤尹,悲欢汐社老遗民。

    深山耕凿居成聚,浊世纲常系此身。未敢争墩曾表墓,小斋望古对泉绅。

    谢公健游者,老不坐篮舆。危磴扶阑下,虚楼扫榻居。

    闻钟思太华,观瀑忆匡庐。昨夜峰头月,山庄照著书。

    岩居名听水,无水亦良佳。秋早蝉声变,林深鸟性谐。

    枯禅依绝涧,夜气足吾斋。芝菌朝朝饱,真宜园绮侪。

    故人秋鼓吴淞舵,懒草词头直青琐。隔年相见话沧江,复此禅房拨松火。

    君家去我才一苇,月下趁潮惯单舸。青山留客作屏枕,小园养亲足蔬蓏。

    别来梦绕写经斋,花竹图书忆犹颇。怪君便尔舍林壑,手版倒持向尘堁。

    诗编礼说压牛腰,腊雪山行冻无那。人生粗取衣食足,何苦春蚕自缠裹?

    嫠纬空纡漆室忧,劳薪且有园夫荷。与君吃酒谢江神,片席鸥乡各虚左。

    看梅石鼓期他年,苦笋硬差莫烦我。

    自别灵源出,今归未廿春。到门乔木仅,伐石旧题新。

    欣厌随人代,成亏了佛因。海风吹短发,且喜未扬尘。

    向日冷官爱冷花,秋近城西常驻车。住僧养菊待客选,载归重九犹含葩。

    菜畦豆架纷无数,老我重来选花处。禅房客断僧亦稀,塔上数铃自相语。

    送行旧是长短亭,今歌骊驹不出城。买花况贵日本种,三贝子园最有名。

    光林宏业迭生灭,隋唐金元去如瞥。于花何有寺一尘,佛告塔铃不可说。

    榕园造纸俟村书,想见承平乐艺馀。七十三年文采旧,忆过小雪浪斋居。

    关于诗人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