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高启 / 高启所有的诗词

    云开见山家,云合失山路。闻语知有人,欲寻已迷误。

    春水满田如一湖,入田放艇看鹅雏。

    女郎祠下野花杂,老子门前沙树孤。

    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

    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

    频年劳訏谟,欲补千百疮。

    子为京师客,忠愤何慨慷。

    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

    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

    且为有万死,圣明察臣狂。

    臣言倘获施,立能致时康。

    宸居岂云远,遥指天中央。

    鸡鸣列仙仗,九门洞开张。

    谓宜只召见,拜起随班行。

    上殿笏画地,论奏尽敷详。

    如何竟报缺,不得瞻清光。

    一官非所愿,欲令赴蛮荒。

    徘徊出都门,风雨湿晓装。

    行行过吴洲,木叶秋始黄。

    逢予解鞍饮,激烈椎酒床。

    平生忧时心,辛苦不自忘。

    颇闻到官所,此去路尚长。

    红日出雾迟,孤城海茫茫。

    遗民似猿鹿,山谷多惊藏。

    繁英艳踯躅,琐实推槟榔。

    瘴疠况时作,投老恐子伤。

    何不且少留,共骛豪华乡。

    子笑不我顾,翩然决南翔。

    明朝指鲸波,高帆若云扬。

    去矣各异国,有意徒相望。

    若欲看春春色稀,乱后何处有芳菲。

    晚莺啼歇野寂寂,双树溪边人独归。

    香尘和露踏成泥,花下风寒鬓脚低。

    夜静高楼有人听,起头一句唱教齐。

    渺渺一径两陂间,杨柳初发水潺缓。

    惊鱼忽散人影尽,啼鸟时来春意闲。

    去国独依依,羁臣泪湿衣。

    梦中燕月冷,望里楚山微。

    世变人惊老,身全诏许归。

    舟前枫叶落,应到故园扉。

    悬灯照清夜,叶落堂下雨。

    客醉已无言,秋蛩自相语。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孤舟晚溪口,欲去重回首。

    不忍别青山,况此山中友。

    关于诗人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