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楼钥 / 楼钥所有的诗词

    谁欤住前溪,夜深以琴鸣。

    天高颢气肃,月斜映疎星。

    橡林助萧瑟,泉声激琮琤。

    弹者人定佳,能使东野听。

    束带不立朝,遥夜甘空庭。

    龙眠发妙思,神交穷杳冥。

    不见弹琴人,画出琴外声。

    郊寒凛如封,作诗太瘦生。

    恨不从之游,抚卷空含情。

    不识紫芝眉,空传有道碑。

    义方真可法,闇室肯容欺。

    未觉山川改,深明昼夜知。

    薤歌慙不称,冢子素能诗。

    酒后升平曲,闲中安乐窝。

    千金曾累致,一醉竟无何。

    老骥志空在,孤鸾悲亦多。

    相望才岁许,托体共山阿。

    唐虞千载道重光,奕奕元臣任赞襄。

    谢传风流冠江左,晋公威誉比汾阳。

    折冲曾不劳声色,辅政惟先振纪纲。

    天意高高谁可问,坐令邦国叹云亡。

    德量汪汪万顷陂,直将去就佩安危。

    干戈虽在相寻日,休沐宛如无事时。

    奏罢未闻宫漏转,归来俄见哲人萎。

    哀荣终始谁能及,百世旌忠倾德碑。

    中兴道士以牛鸣,淡墨百果尤著声。

    妙入神品仍有灵,我不识之钦其名。

    曾得乌犍两横轴,又有石榴才一幅。

    武昌使君旧寄诗,末言秀才乃其族。

    忽有纬文来款门,自言真是当家孙。

    口诵罗诗若翻水,他诗历历俱能言。

    一见前画叹真迹,愿得生绡奋吾笔。

    为作来禽对石榴,一扫横枝生意出。

    我诗不工人已陈,有诗岂复能动人。

    为君一写史君语,更求知己如罗君。

    顷年登临赤城里,江绕城中万家市。

    治中寄我云壑图,快读新诗眼如洗。

    回思岁月如星流,念念飞空寻旧游。

    披图哦诗想幽致,直欲携筇上山头。

    闻有於菟在岑蔚,晚径寒鸦敢翔集。

    几年榛棘蔽鼪鼯,一朝绝境从中出。

    细路虽非五达康,萦回自觉阻且长。

    万壑风烟开绝顶,一丘曲折於中藏。

    老砂射日银星炯,梅峡含风襟袖冷。

    千岩高下各异状,如障如锋亦如领。

    天景须凭意匠营,山不在高仙则名。

    规抚已定力未暇,他时会有滕王亭。

    风浪隔阔天垂幕,安得叩门亲剥啄。

    诗成梦到故山川,睡美不知钟鼓传。

    乾道癸已冬,此邦我经行。

    郁修气未殄,千家真赤城。

    来访临海令,瓦砾纷纵横。

    翘然三尺高,问是戒石铭。

    徘徊重太息,更闻愁叹声。

    试询来者谁,共言令姓彭。

    我时语傍人,此邑其将兴。

    迨予来赘倅,客馆方暂停。

    夜闻箫鼓沸,听事先落成。

    起望轮奂美,壮观耸连甍。

    百堵日以作,斧斤喜丁丁。

    层楼庋敕书,两庑环中庭。

    久乃游其间,宏大使我惊。

    位置既深稳,斲削仍攻精。

    田里不知役,纤粟无输征。

    安得屋朗朗,突兀有宁馨。

    退食不茗处,扁榜皆佳名。

    中虚物自照,政平由心平。

    穉柏已可悦,况有贤弟兄。

    小亭真吏隐,县拥高山青。

    琴堂虽增旧,此意宜细评。

    智调天下理,夸言笑后生。

    大弦可以急,小弦恐弗胜。

    举意属俄顷,立欲如所营。

    手足民无措,吏奸益相乘。

    不如疎节目,示以信与诚。

    施行有次第,幽远无隐情。

    上下始相应,温和亮以清。

    子贱意不传,仅许胜戴星。

    彭令盖得此,所以千里称。

    此非以政学,渊源甚分明。

    行矣解印去,众心已先倾。

    太守荐之朝,一鹗飞青冥。

    傍无蚍蜉援,日夜思归耕。

    我无荐贤柄,直书气填膺。

    安得採诗官,取以彻明廷。

    跪履巽岩今几年,见君风度喜跫然。

    长编固已翻青简,老墨犹能宝漆烟。

    游宦自欣天影近,思家犹在夕阳边。

    时从甥馆追清赏,賸写新诗继谪仙。

    旧说仙人吴彩鸾,日书切韵归毫端。

    不应神速有如此,令人至今疑稗官。

    相传此事三百载,谁知真迹俨然在。

    笔精墨妙信入神,间以朱丹倍晶彩。

    法言初为此韵时,賸裒文字觉后知。

    宁知遂经谪仙手,讳字曾阙民与基。

    经生矻矻尽精力,摩以岁月或可得。

    动翰如飞犹恐迟,一日一挥出心画。

    神仙之说云渺茫,仙凡配耦尤荒唐。

    萧史弄玉乘凤去,蓝田空说容裴航。

    文箫之遇真是否,岂此虚名传不朽。

    五篇历历为全书,始信传闻是真有。

    当时所直才五缗,于今千金价未均。

    十年盖有数百本,未知几本传今人。

    惜哉字画太纤细,后日传之知几岁。

    只今已有字不全,欲镌翠珉固非易。

    我踰七十方见之,暂借一观聊自怡。

    平生愿见心便足,何必更谋身后为。

    关于诗人
    楼钥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