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耶律楚材 / 耶律楚材所有的诗词

    新诗欬玉起予深,独有抟霄我许心。真迹居尘聊俯仰,高名与世任浮沈。

    同成雅会清茶话,共赏枯桐白雪音。他日归休约何处,燕山参谒万松林。

    昔我驰星轺,驻车归化城。汝方来抠衣,从同训其名。

    侍予垂十年,百事无一成。律历且及半,琴道犹未精。

    禅书置一隅,尚未穷一经。大道若沧海,万古长澄清。

    酌之而不竭,注之而不盈。偃鼠得满腹,亦足饱鲲鲸。

    又如大圆镜,历劫长圆明。中间无影像,应物不现形。

    汉、胡递相照,出没能纵横。又如万钧钟,寂然藏雄声。

    随叩而即应,圆音自锵铿。小击而小响,大撞而大鸣。

    又如长明烛,积岁长荧荧。分为百千万,光明如日星。

    惠之而不费,是为无尽灯。日月照天下,不可语瞽盲。

    雷霆碎山岳,聋者未曾听。枯木元无花,却怨春不平。

    作偈以劝汝,可以为盘铭。

    云山叠叠复云山,瘦马芦鞭矮面鞍。瀚海去程千驿远,扬州归梦五更残。

    尘缘淡处应忘世,逸兴浓时好解官。二顷良田何必觅,春山笋蕨亦供餐。

    吾山吾山予将归。予将归,深溪苍松围茅亭,扃扃柴扉。

    水边林下,琴书乐矣,水边林下,琴书乐矣,不许市朝知。

    猿鹤悲,吾山胡不归!

    多士云奔奠上下,释迦遗像亦行城。旌幢错落休迷色,钟磬铿锵岂在声。

    宣父素心施有政,能仁深意契无生。儒流释子无相讽,礼乐因缘尽假名。

    湛然数从军,十稔苦行役。而今近衰老,足疾困卑湿。

    岁暮懒出门,不欲为无益。穹庐何所有,祗有琴三尺。

    时复一弦歌,不犹贤博弈。信能禁邪念,閒愁破堆积。

    凊旦炷幽香,澄心弹止息。薄暮已得意,焚膏达中夕。

    古谱成巨轴,无虑声千百。大意分四节,四十有四拍。

    品弦欲终调,六弦一时划。初讶似破竹,不止如裂帛。

    忘身志慷慨,别姊情惨戚。冲冠气何壮,投剑声如掷。

    呼幽达穹苍,长虹如玉立。将弹怒发篇,寒风自瑟瑟。

    琼珠落玉器,雹坠渔人笠。别鹤唳苍松,哀猿啼怪柏。

    数声如怨诉,寒泉古涧涩。几折变轩昂,奔流禹门急。

    大弦忽一捻,应弦如破的。云烟速变灭,风雷恣呼吸。

    数作拨剌声,指边轰霹雳。一鼓息万动,再弄鬼神泣。

    叔夜志豪迈,声名动蛮貊。洪炉煅神剑,自觉乾坤窄。

    钟会来相过,箕踞方袒裼。一旦谮杀之,始知襟度阨。

    新声东市绝,孝尼无所获。密传迨王遨,曾为山甫客。

    近代有张研,妙指莫能及。琴道震汴洛,屡陪光禄席。

    器之虽有声,鍊此头垂白。中间另起意,沈思至峻迹。

    节奏似支离,美玉成破璧。为山亏一篑,未精诚可惜。

    我爱栖岩翁,翻声从旧格。始终成一贯,雅趣超今昔。

    三引入五序,始作意如翕。纵之果纯如,将终缴而绎。

    嵇生能作此,史臣书简策。又谓神所授,传自华阳驿。

    韩皋破是说,以为避晋隙。张崇作谱序,似是未为得。

    我今通此论,是非自悬隔。商与宫同声,断知臣道逆。

    权臣侔人主,不啻韩相贼。安得聂政徒,元恶诛君侧。

    上欲悟天子,下则有所激。惜哉中散意,千古无人识。

    昔年萍迹旅京华,曾到风流国宝家。居士为予常吃素,先生爱客必烹茶。

    明窗挥麈谈禅髓,净几焚香顶佛牙。回首五年如一梦,梦中不觉过流沙。

    湛然有琴癖,不好凡丝竹。儿时已存心,壮年学愈笃。

    仓忙兵火际,遗谱不及录。回首二十秋,丝桐高阁束。

    栖岩有后人,万里来相逐。能继箕裘业,待予为季叔。

    今冬六十日,对弹五十曲。五旬记新声,十朝温已熟。

    高山壮意气,秋水清心目。阳春撼琼玖,白雪碎瑶玉。

    洛浦太含悲,楚妃叹如哭。离骚泣鬼神,止息振林木。

    秋思尽雅兴,三乐歌清福。自馀不暇数,渴心今已沃。

    昔我师弭君,平淡声不促。如奏清庙乐,威仪自穆穆。

    今观栖岩意,节奏变神速。虽繁而不乱,欲断还能续。

    吟猱从简易,轻重分起伏。一闻栖岩声,不觉倾心服。

    彼此成一家,春兰与秋菊。我今会为一,沧海涵百谷。

    稍疾意不急,似迟声不局。二子终身学,今日皆归仆。

    我本嗜疏懒,富贵如桎梏。幸遇万松师,一悟消三毒。

    早晚挂冠去,闾山结茅屋。蔬笋粗充庖,粝饭炊脱粟。

    有我春雷子,岂惮食无肉。旦夕饱纯音,便是平生足。

    前生未了妄缘深,薄宦相萦负夙心。只见渊明能印弃,谁知居士解舟沈。

    穷通荣辱皆真梦,毁誉称讥尽假音。中隐冷官闲况味,归心无日不山林。

    清溪作寱语,湛然大笑之。仅能知大用,尚未识天机。

    贪随言语转,错认二阿师。个中关捩子,卓然绝百非。

    三学未尝坐,何说非与是。半藏未有言,奚论赞与毁。

    解语非干舌,能知诚匪智。为报清溪公,无事莫生事。

    关于诗人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年7月24日 —1244年6月20日),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占燕京时候,听说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向他询问治国大计。而耶律楚材也因对金朝失去信心,决心转投成吉思汗帐下他的到来,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