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陶安 / 陶安所有的诗词

    铁干宛如韦偃笔,误令工匠施刀尺。阴森黛色千古深,髣髴霜痕半天湿。

    猿鹤清音恍在庭,龙虎白骨坚如石。从知能事不易成,画水犹云日踰十。

    苍标当入凌烟笔,相去青天不盈尺。独持劲节冬雪寒,长带恩光朝露湿。

    回枝忽变老蛟形,托根不向悬崖石。按图必求如此材,待搆明堂价增十。

    雨添新水长苍芹,一片书声隔屋闻。讲席青毡留傲兀,官仓红米代耕耘。

    诸侯赏识璠玙器,学子争传锦绣文。自是冷官难久住,出门有路踏青云。

    青莲居士之后身,音节连篇古乐府。便从大雅论正葩,猗那为宗舜皋祖。

    两都三国差可数,南朝绮辞徒织组。隔江玉树夜无声,岩谷风生闻啸虎。

    神交直到开元上,光燄摩天出天语。飘飖云海超八极,金银台閤群仙侣。

    忽闻帝遣荧惑星,火斧虹旗镇南土。来向辕门拜明主,晓日麻衣光楚楚。

    幕中慷慨坐谈兵,何况传家有孙武。紫薇花下月满池,斗酒当筵珠玉吐。

    朝政方劳柱史记,王衮正赖贤臣补。人生会合苦不常,惊见屏星在门户。

    醉踏轻舟溯江去,杨柳飞花望牛渚。两崖烟雾湿天门,九朵芙蓉照秋浦。

    秋浦郡县待摩抚,吏者师模民父母。虽云官至刺史荣,半刺才能当独步。

    兵火疮残极哀苦,仁惠存心百废举。襦裤歌腾欢鼓舞,千里桑麻沐膏雨。

    勤敷治道追往古,再见唐虞运当午。挽河洗甲天宇清,坐听弦歌响邹鲁。

    云间苍湖飞紫龙,鼎烟光怪生芙蓉。铁须化作绿玉丛,仙都幻出天南峰。

    猗嗟李下白发翁,神交顿作玄玄宗。迩闻鹤骨方两瞳,少微星窥冰雪胸。

    颇厌膝行访崆峒,喜与柱史仙源通。黄芽彻夜气吐虹,琼舄晓蹑飞霞彤。

    高翰掠过豹九重,清都楼阙浮瑶穹。羽衣大会珠黍中,璇车御气抟飞蓬。

    玉姬为酌碧琳醲,侑以三秀苍玲珑。凤凰盘跹戛金钟,众中凝瞻帝之容。

    帝笑而言来汝童,紫阳云锦开囊封。右招金母左木公,中间稽颡青牛宫。

    赐饮鲜灏元气充,帝令下土尸三虫。倒驱海水悬半空,电光绕剑奔灵霳。

    沛然泽物顷刻功,卧听四野歌年丰。石头撑云蟠郁葱,大江万里银涛雄。

    五城变现金碧融,特来荫此千文松。玄虎上奋铅在镕,忽惊暗室光瞳眬。

    故隐竹石怀旧踪,平溪过雨摩青铜。翩然鸣佩嘉客从,鹤背铁笛横秋风。

    三天傥可一笑逢,指顾太始开鸿濛。

    巡官率兵卫,父老拜溪亭。过鸟云间白,高天雨后青。

    两篙撑雪浪,几曲转沙汀。芦苇风摇荡,寒声枕上听。

    已捣狐兔窟,重登凤凰台。凤凰台上圣人作,净扫六合无纤埃。

    白日出,青天开。烟霏无留痕,旷荡尽九垓。但见紫金之山高崔巍,长江万里奔驶朝宗来。

    朝宗来,皇图恢。握乾镇坤,妙斡璇枢回。大哉造化仁,浡浡雨露滋。

    枯槁总苏醒,烝黎乐雍熙。乐雍熙,咸梯航。圣人升大宝,端冕莅四方,神基永固天同长。

    地同久,天同长,圣人万寿延无疆,高台览德来凤凰。

    圣皇应天运,出以安民生。拨乱反之正,仁敷臻泰宁。

    十年天下一刬平,纪年定鼎开神京。城西有山极奇峻,昂昂雄峙长江汀。

    其山俨若狻猊形,百兽仰伏皆来庭。江流其下赴朝宗,汹涌昕夕弗少停。

    法驾时幸临,乃以观民风、体民情,匪为逸乐无事而空行。

    峰峦虎兕奔,波浪虹霓腾。风帆烟舶,商旅互来往。

    秧畴麦畛,农父方耘耕。云霞舒卷芷杜青,森罗万象皆来呈。

    重瞳顾盻值晴霁,谓此景界由天成。用赐此山号狮子,昭示坚久无穷名,吁祥麟出㙐凤鸣。

    四海为一家,于穆皇风清。肇造勤,礼乐兴。顺游豫,恢纲纮。

    武多牙爪,文诚股肱。登台陋汉高,思士发歌声。乾道复何为,贻谋千万龄。

    寂寂山之阿,佳菊发崖谷。人言采其英,延年且明目。

    紫萧间杂生,修茎密不曲。荫此婆娑丛,见萧不见菊。

    筮人求灵蓍,指萧即其属。刈为五十筹,捧之进玄椟。

    尊閤洁室中,焚香致恭肃。解韬左右分,假尔吉凶告。

    恐此或未神,掇取无乃速。金蕤岂不芳,一时意未欲。

    悠悠岁云暮,凌寒抱幽独。

    仁杏两巨株,夹立门左右。栽植多历年,干直枝叶茂。

    两淮兵祸烈,邑屋残燬久。岁徵战舰材,穷谷斧斤走。

    居然脱戕毙,疑有神明守。此来筑室居,乃喜见骈秀。

    西株戈戟张,东株车盖覆。又如卫士严,猛气出介胄。

    主人爱护之,从此保真寿。物遇自有时,不必计迟骤。

    关于诗人

    陶安

    陶安(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