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白居易 / 白居易所有的诗词

    近有人从海上回,海山深处见楼台。

    中有仙龛虚一室,多传此待乐天来。

    永寿寺中语,新昌坊北分。归来数行泪,悲事不悲君。

    悠悠蓝田路,自去无消息。计君食宿程,已过商山北。

    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

    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君言苦相忆,无人可寄书。

    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言是商州使,送君书一封。

    枕上忽惊起,颠倒著衣裳。开缄见手札,一纸十三行。

    上论迁谪心,下说离别肠。心肠都未尽,不暇叙炎凉。

    云作此书夜,夜宿商州东。独对孤灯坐,阳城山馆中。

    夜深作书毕,山月向西斜。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

    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殷勤书背后,兼寄桐花诗。

    桐花诗八韵,思绪一何深。以我今朝意,忆君此夜心。

    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珍重八十字,字字化为金。

    腥血与荤蔬,停来一月馀。肌肤虽瘦损,方寸任清虚。

    体适通宵坐,头慵隔日梳。眼前无俗物,身外即僧居。

    水榭风来远,松廊雨过初。褰帘放巢燕,投食施池鱼。

    久别闲游伴,频劳问疾书。不知湖与越,吏隐兴何如。

    不种一陇田,仓中有余粟。

    不采一枝桑,箱中有余服。

    官闲离忧责,身泰无羁束。

    中人百户税,宾客一年禄。

    樽中不乏酒,篱下仍多菊。

    是物皆有余,非心无所欲。

    吟君未贫作,因歌知足曲。

    自问此时心,不足何时足?

    江回望见双华表,知是浔阳西郭门。

    犹去孤舟三四里,水烟沙雨欲黄昏。

    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风荷老叶萧条绿,

    水蓼残花寂寞红。我厌宦游君失意,可怜秋思两心同。

    我本江湖上,悠悠任运身。朝随卖药客,暮伴钓鱼人。

    迹为烧丹隐,家缘嗜酒贫。经过剡溪雪,寻觅武陵春。

    岂有疏狂性,堪为侍从臣。仰头惊凤阙,下口触龙鳞。

    剑佩辞天上,风波向海滨。非贤虚偶圣,无屈敢求伸。

    昔去曾同日,今来即后尘。中年俱白发,左宦各朱轮。

    长短才虽异,荣枯事略均。殷勤李员外,不合不相亲。

    亲故寻回驾,妻孥未出关。凤凰池上月,送我过商山。

    肩舁仍挈榼,莫怪就君来。秋雨经三宿,无人劝一杯。

    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

    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清泠白石枕,疏凉黄葛衣。

    开襟向风坐,夏日如秋时。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

    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

    关于诗人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