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白居易 / 白居易所有的诗词

    一条邛杖悬龟榼,双角吴童控马衔。

    晚入东城谁识我,短靴低帽白蕉衫。

    宪府触邪峨豸角,琐闱驳正犯龙鳞。那知近地斋居客,

    忽作深山同宿人。一盏寒灯云外夜,数杯温酎雪中春。

    林泉莫作多时计,谏猎登封忆旧臣。

    浔阳欲到思无穷,庾亮楼南湓口东。树木凋疏山雨后,

    人家低湿水烟中。菰蒋喂马行无力,芦荻编房卧有风。

    遥见朱轮来出郭,相迎劳动使君公。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八十秦翁老不归,南宾太守乞寒衣。

    再三怜汝非他意,天宝遗民见渐稀。

    君应怪我朝朝饮,不说向君君不知。身上幸无疼痛处,

    瓮头正是撇尝时。刘妻劝谏夫休醉,王侄分疏叔不痴。

    六十三翁头雪白,假如醒黠欲何为。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胡为不讫功,馀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河似翦纸,决壅同裂帛。渗作膏腴田,蹋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西风来几日,一叶已先飞。新霁乘轻屐,初凉换熟衣。

    浅渠销慢水,疏竹漏斜晖。薄暮青苔巷,家僮引鹤归。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

    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

    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

    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

    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

    斗醲干酿酒,夸妙细吟诗。

    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

    岐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

    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

    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

    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老住香山初到夜,秋逢白月正圆时。

    从今便是家山月,试问清光知不知。

    关于诗人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