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白居易 / 白居易所有的诗词

    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真珠细撼铃。指底商风悲飒飒,

    舌头胡语苦醒醒。如言都尉思京国,似诉明妃厌虏庭。

    迁客共君想劝谏,春肠易断不须听。

    筋力未全衰,仆马不至弱。又多山水趣,心赏非寂寞。

    扪萝上烟岭,蹋石穿云壑。谷鸟晚仍啼,洞花秋不落。

    提笼复携榼,遇胜时停泊。泉憩茶数瓯,岚行酒一酌。

    独吟还独啸,此兴殊未恶。假使在城时,终年有何乐。

    故城门前春日斜,故城门里无人家。

    市朝欲认不知处,漠漠野田飞草花。

    昔日愁头白,谁知未白衰。眼看应落尽,无可变成丝。

    渭北离乡客,江南守土臣。

    涉途初改月,入境已经旬。

    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

    版图十万户,兵籍五千人。

    自顾才能少,何堪宠命频。

    冒荣惭印绶,虚奖负丝纶。

    [除苏州制云:藏于己为道义,施于物为政能。在

    公形骨鲠之志,阖境有裤襦之乐。]

    候病须通脉,防流要塞津。

    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削使科条简,摊令赋役均。

    以兹为报效,安敢不躬亲。

    襦裤提于手,韦弦佩在绅。

    敢辞称俗吏,且愿活疲民。

    常[常州]未徵黄霸,湖[湖州]犹借寇恂。

    愧无铛脚政,徒忝犬牙怜。

    [河北三郡相邻,皆有善政,时为铛脚刺史。见唐

    书。]

    制诏夸黄绢,诗篇占白苹。

    [美贾常州也。美崔吴兴也。]

    铜符抛不得,琼树见无因。

    [自谓也。]

    警寐钟传夜,催衙鼓报晨。

    唯知对胥吏,未暇接亲宾。

    色变云迎夏,声残鸟过春。

    麦风非逐扇,梅雨异随轮。

    武寺山如故,王楼月自新。

    [武丘寺也。郡内东南楼名也。]

    池塘闲长草,丝竹废生尘。

    暑遣烧神酎,晴教煞舞茵。

    待还公事了,亦拟乐吾身。

    芳景销残暑气生,感时思事坐含情。无人开口共谁语,

    有酒回头还自倾。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

    春归似遣莺留语,好住园林三两声。

    西斋寂已暮,叩门声嘀嘀。

    知是君宿来,自拂尘埃席。

    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

    贫静似僧居,竹林依四壁。

    厨灯斜影出,檐雨余声滴。

    不是爱闲人,肯来同此夕?

    未将时会合,且与俗浮沉。鸿养青冥翮,蛟潜云雨心。

    烟郊春别远,风碛暮程深。墨客投何处,并州旧翰林。

    山阳太守政严明,吏静人安无犬惊。

    不知灵药根成狗,怪得时闻吠夜声。

    扁舟泊云岛,倚棹念乡国。四望不见人,烟江澹秋色。

    客心贫易动,日入愁未息。

    关于诗人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