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庆自念,有赐盍先尝。
病作余生累,恩颁上剂良。
原觇齐国证,小效越人方。
采菲傥留意,须先元气防。
周禾周颖,赵不连璧。
层见间出,又其伟特。
有美颍滨,味道自得。
既相师于父子,又斋驱于翰墨。
吾评其人,概犹可识。
盖严重端肃者老泉之教,而淳劲迈往者长公之德。
西湖之名,杭颍异辙。
然皆足以寄七弦之清调,而共千里之明月。
方指地而辨讹,客哄堂而缨绝。
迄五日之考据,验注编于一阅。
是诗之来,予目所别。
昔也传观,今焉秘笈。
叹人事之易变,何凋零之飘忽。
然则记岁月于所见,而逸名氏于可阙,
亦予之所不忍恝也。
夜半军书尚帛铃,想应欹枕梦难成。
新凉颇复欺长夏,旧事何妨阅短檠。
人说文衡真有托,公於诗卷若为评。
复襄遗迹今如许,试考当时六万兵。
涉笔牛腰倦不支,余工那复到新诗。
殷雷秧绿又期月,指日枣红能几时。
自古兵财无一策,于今社稷寄西陲。
入郛及国均危道,勿谓君侯不敢知。
纤尘不动月流空,云绕昆仑想合宫。
蝉冕侍祠三事列,鸡竿赐赦九州同。
裁仪丙已尊容典,肇祀庚寅识圣功。
田野老臣察天意,夜深频起候西风。
先王笔法源于苏,奕然世全繇庭趋。
奁中手泽他岂无,义与事比当特书。
巨编剪取删繁芜,盛心端可传遗孤。
百年小楷照乘珠,为问汗青谁董狐。
无尽之学,出入孔释。故其笔法倜傥斜直,于跌宕中时入绳墨。
亦犹即绍圣以侮元祐之正,用大观以反崇宁之谲。
凡是心之所蕴,已毕寓于声画。虽曰自盖,断犹可识。
使其知根荄之物则,而推以芟葛藤之蒙阒。如是帖者,亦可以为传世之名迹矣。
上嗣服之初载,首以忠之一字,褒显邦之臣二人。
亦既表百年之宗儒,遂复开千社之旧勋。呜呼,英卫善用兵,房杜济以文。
惜先生之位弗克究,故先世之志亦终莫之伸也。
遗帖之存,手墨如新。我藏孔宜,对于褒纶。
鸣蛙恰恰地底鸣,池泉深澈池草青。
秧田正枯须水活,龙骨车翻蛙不惊。
在池固合忧涸鲋,鼓吹未妨明月步。
可怜强聒将何为,到底官私不关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