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樊增祥 / 樊增祥所有的诗词

    流莺声歇。又小麦送秋,脆圆迎节。彩剪罗睺,绫黏猛虎,都与钗符差列。

    笑唤谢家儿女,绣带香囊亲结。动翠袖,看白团扇底,清风徐发。

    佳绝。雕槛外,一树安榴,红神嵰山雪。最忆昆池,龙舟夺锦,画鼓如雷敲彻。

    此日未央行殿,墨拓钟葵高揭。玉窗晚,剩珠帘半卷,纤纤娥月。

    盼断银河渡。料不同、寒泉照影,凯风之母。莫以孤鸾疑妾命,羼入一三九五。

    将曲曲、文昌重数。何日爷娘成九鸟,向梅边、桑下鸠呼妇。

    郎采艾,病当愈。

    长生殿里衷情诉。睨秋星、杨家妹子,八姨休妒。邓尉山中侬故里,记得山塘孰路。

    问四覆、三翻何苦。拟共二郎游五岳,把牙牌、砌作相思谱。

    星岩下,伴郎住。

    两瓣芙蓉。长靠屏风。费灯前、几许香绒。绣帮五色,粉底双弓。

    有柳般绿,藕般白,杏般红。

    响屧房栊。惯识莲踪。恰为伊、疏了春葱。掌中安置,袖底牢笼。

    怕帮儿涴,跟儿挫,口儿松。

    碧树成连理。记双虬、迎銮伏地,闰年庚子。高不一寻横十丈,展尽壶天彩翠。

    刚援得、玉清宫例。太极昭阳留御墨,算杨家、不愧鹅黄字。

    还胜似,八公桂。

    城东旧是琴觞地。二十年、霜柯不改,岁寒交契。树亦犹龙人不测,常见青牛紫气。

    早相送、翠华归矣。纵使昆池灰尽黑,更前年、谁见蛟龙死。

    人阅世,亦如此。

    挂屩枫天,吹箫月夜,几年轻负鸥盟。一水萝溪自绿,板阁深清。

    淡黄绫锦墩边柳,小红纱縠巷中灯。难忘是,春雨小楼,雕栏六曲深凭。

    而今。吟渭树,浑不见,河桥酒幔摇青。陇雁西来空寄,醉墨零星。

    草堂双入王家燕,玉鞭三听霸桥莺。相思意,惟是峡云关柳,两处愁生。

    鹤顶争摩,虬珠对转,彩崦交语窗纱。两两黄金钗股,紫玉丫叉。

    连波夫妻偕曳锦,小乔姊妹并簪花。烦清照,贺汝孪生,双璋对褓妍华。

    调和。婴姹了,欣葛鲍,合成两剂丹砂。又似朱衣对引,眼底生霞。

    品莲房里三姝近,并桃冠上一枝斜。同心处,赢得彩幡双立,莫畏封家。

    丁香乍结。未展芭蕉叶。怪得春寒如酒冽。酥雨??带雪。

    绿章乞借春阴。海棠开后沈吟。极乐寺廊一见,相思直到如今。

    试酌凤酒,金幡转、又东风。温温煮枣房栊。看软糕切玉,更芳茗舒茸。

    昭阳太极辇路,柳条依约翠烟中。

    三九玉梅寒信过,貂裘紫领和融。第一番花讯,有木笔新红。

    花前捉尘会客,角巾潇洒林宗。

    西望锦江,其上岿然,现芙蓉城。是当年诸葛,种桑之地,如今冯敬,衣绣而行。

    秋思莼菰,老年姜桂,不屑人间画饼名。探花使,二十年春梦,梦断蓬瀛。

    年时执手西京。道庾信文章老更成。看和我十联,书题金雁,让卿独步,稿匿红鹦。

    朝士贞元,党人蜀洛,肯染髭须事后生。将来事,要夷吾支拄,莫泣新亭。

    郭外山斜,倚瘦藤来访,杜曲人家。冷径苔荒,古祠云暗,疏树乱点寒鸦。

    若比瀼西精舍,浑不似、门掩溪花。网虫遮,看诗墙一角,细绾秋蛇。

    霜笳又催冷蕊,早绽了檀心,掩映纹纱。数点蜂黄,一双翠羽,依然春在天涯。

    折得一枝归去,刚宜称、素手煎茶。斗风华、怕临风倚竹,翠袖寒些。

    关于诗人
    樊增祥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