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王恭 / 王恭所有的诗词

    层标际飞翠,落日悬孤嶂。霜降群山残,天秋百泉响。

    夕鸟澄远心,归云发遐想。愿言谢尘埃,复此丘中赏。

    金天向西多佛祖,宝筏东来多梵语。直指单传悟者稀,沙门衲子徒辛苦。

    初闻祇苑布黄金,复有袈裟入少林。夜雪齐腰将见性,霜刀落臂始安心。

    西峰法侣多僧气,曾与空门掌书记。半偈应超最上乘,万缘只合西来意。

    白云乡馆去迟迟,忆得从前别母时。今日重寻故园树,几回落叶又抽枝。

    秋风野水黄花路,浮世相逢偶相聚。玄度清谈不复期,道林笑别知何处。

    去去沧波难重陈,青山明月与谁邻。连天塔影空青外,唯将法雨谢时人。

    绿发辞乡白发归,远因行役问庭闱。离心又惜连枝别,愁思仍随独雁飞。

    汴河霜落寒砧早,梁苑烟空晚树稀。行到洛阳秋色后,柳营长是忆春晖。

    伯阳居柱下,曼倩金马门。大隐朝市间,玩世非避喧。

    何如小隐云泉里,黄裳竹杖青丝履。白云为伴去还来,石泉泠泠洗心耳。

    云本无心犹为君,吟边卧内共氤氲。泉飞隐处偏清响,雪夜凉天梦亦闻。

    道人解作山林事,兴入丹青老将至。一饭王门不愿留,归来岂负云泉意。

    道人家本住西镛,何事因栖海上峰。我欲寻山采芳去,云泉深处候高踪。

    清时尚不官,道在任家寒。

    夜梦梅花帐,朝吟苜蓿盘。

    鱼风吹鬓冷,蚌月照衣残。

    归去乡林下,横塘竹万竿。

    鸟外悬萝青几峰,红泉翠壁花蒙茸。人间不见问津者,林下空馀避世踪。

    昨夜山中度凉雨,落木寒猿半窗曙。日夕天空镜水深,不辨仙源在何处。

    幽栖何处是,积水近柴扉。樽酒沙头别,輶轩月下归。

    竹深林鸟待,村远故人稀。遥想斋居里,狂吟竟落晖。

    我昔大醉清晖楼,烛前醉眼如沧洲。九华五老将心远,七泽三湘随梦流。

    湘纹卧簟清如水,纨扇平头小奴子。黄叶声声枕上来,白云片片床前起。

    酒醒楼扉曙月凉,青绫犹觉茝兰香。向来水木通幽处,始悟丹青落醉乡。

    兹晨看画重携兴,更喜仲容初战胜。黄门给事此同游,玉堂待诏曾留咏。

    九月黄花酒满槽,主人洗盏客持螯。风流笑傲清晖里,到处争传牧隐高。

    淮阴漂泊叹王孙,生事萧条一剑存。春草閒堂思旧业,暮云孤馆寄荒村。

    月明野寺同栖鹤,落叶寒山听断猿。倾盖相逢谁似者,且陪歌舞倒芳樽。

    三绝韦编理尚玄,若为残帙究先天。卷帏坐对梅花月,悟得羲皇未画前。

    关于诗人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