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王恭 / 王恭所有的诗词

    我闻昔时伸蒙子,乃在筹峰白云里。一朝高议动金门,千载香名照青史。

    君是伸蒙几叶孙,世泽流传今尚存。宁将词赋客梁苑,肯随剑里趋平原。

    重林书舍何潇洒,花屿南头董峰下。巷曲能回长者车,门前每系青骢马。

    未年三十教黉宫,官舍潇然多好容。坐上谈经若流水,众中答问如撞钟。

    今年官满朝京国,残叶秋风逗行客。浙水寒山鸟外青,吴门曙月烟中白。

    九月秣陵鸿雁飞,霜花扑人初著衣。日晚行过石渠署,天明入觐黄金扉。

    蓬莱参差五云遍,钟阜苍苍压淮甸。凤阙韶音袅袅闻,龙池柳色深深见。

    此去应怀明主恩,石田茅舍不须言。男儿亦在功名早,何必栖栖恋故园。

    城隅别酒同倾写,愧我萧条孟诸野。相送寒江万古心,他年来问山中者。

    横笛对离亭,扁舟越江口。

    月下何人最断肠,天涯怨别吹《杨柳》。

    《杨柳》繁音愁复愁,梧桐萧瑟江枫秋。

    长林半夜叶皆脱,积水三江云不流。

    长夜漫漫听未了,变羽回宫犹袅袅。

    越海天边鸟不飞,闽关月暗猿声小。

    须臾一曲更凄清,零落梅花满楚城。

    楚城迢迢接沙碛,边客闻之泪俱滴。

    黄埃积雪暗长关,绝域穷荒草根白。

    此夜愁心独对君,明朝怅别又离群。

    单于城上吹羌管,知尔相思不忍闻。

    钟断夜色寒,孤吟客衣薄。月色半城虚,砧声四邻作。

    更残酒气微,坐久灯花落。乘兴理归帆,四望无诸郭。

    刺促何刺促,东家迎鸾西家哭。

    哭声休使东家闻,东家新妇嫁郎君。

    满堂笑语看珠翠,夹道风传兰麝薰。

    浮云上天花落树,君心一失无回悟。

    明知遣妾何所归,饮泪行寻出门路。

    青铜镜面无光采,苦心尚在容华改。

    东家新妇倾城姿,似妾从前初嫁时。

    东林雨后树苍苍,巾舄乘闲到上方。双涧鸟鸣延语笑,半林花气袭衣裳。

    机闲宝地禅俱寂,心寄空门累亦忘。自愧此身人代里,何因栖遁远公房。

    玉钗堕地无全股,双凤蟠龙两分去。

    虽藏匣底终弃捐,欲卖傍人不直钱。

    轳辘宛转黄金井,手挽铜瓶系纤绠。

    谁知绠断瓶堕泉,千尺深沉不窥影。

    铜瓶堕泉钗堕地,君心何得生离异。

    萍梗飘飘未遇时,此怀唯有故人知。离心几度曾相梦,交态于今更不疑。

    黄菊青樽谁共榻,白云高馆独垂帷。遥知玩宇楼中月,应怪登临每负期。

    望秋月,在家见月如等闲。

    几度天涯望秋月,明月虽同非故山。

    举头问明月,古往今来几圆缺?明月如有言,问我少年今

    白发。

    君不见汾水秋风鸿雁来,邺中歌舞尽苍苔。

    忧欢只问今时月,曾照离宫与露台。

    今月应将古月同,古人今在九泉中。

    谁言金粟西陵下,不见流光到梓宫。

    磐石苍苍入翠微,秋风袅袅碧罗飞。凄凉半度谁家笛,飒沓全吹野客衣。

    孤嶂断猿声渐远,荒岗残树叶将稀。由来此处堪乘兴,何事同心又远违。

    幽谷夜来雨,遥岑积鲜云。

    山光与潭影,清晖并在君。

    佳期发琴兴,念尔鸾鹤群。

    何为解萝薜,怅然坐离分。

    关于诗人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