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沈约 / 沈约所有的诗词

    牺象既饰。

    罍俎斯具。

    我郁载馨。

    黄流乃注。

    峨峨卿士。

    骏奔是务。

    佩上鸣阶。

    缨还拂树。

    悠悠亿兆。

    天临日煦。

    吏部信才杰,文峰振奇响。

    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

    岂言陵霜质,忽随人事往。

    尺璧尔何冤,一旦同丘壤。

    临春风。春风起春树。游丝暧如网。落花雰似雾。先泛天渊池。还过细柳枝。

    蝶逢飞摇飏。燕值羽参池。扬桂旆。动芝盖。开燕裾。吹赵带。

    赵带飞参差。燕裾合且离。回簪复转黛。顾步惜容仪。

    容仪已炤灼。春风复回薄。氛氲桃李花。青跗含素萼。

    既为风所开。复为风所落。摇绿蒂。抗紫茎。舞春雪。杂流莺。

    曲房开兮金铺响。金铺响兮妾思惊。梧台未阴。淇川始碧。

    迎行雨于高唐。送归鸿于碣石。经洞房。响纨素。感幽闺。思帏帟。

    想芳园兮可以游。念兰翘兮渐堪摘。拂明镜之冬尘。解罗衣之秋襞。

    既铿锵以动佩。又絪缊而流射。始摇荡以入闺。终徘徊而缘隙。

    鸣珠帘于绣户。散芳尘于绮席。是时怅思妇。安能久行役。

    佳人不在兹。春风为谁惜。

    猗与至德。

    光被黔首。

    铸镕苍昊。

    甄陶区有。

    恪恭三献。

    对扬万寿。

    比屋可封。

    含生无咎。

    匪徒七百。

    天长地久。

    悯衰草。衰草无容色。憔悴荒径中。寒荄不可识。昔时兮春日。昔日兮春风。

    含华兮佩实。垂绿兮散红。氛氲鳷鹊右。照耀望仙东。

    送归顾慕泣淇水。嘉客淹留怀上宫。岩陬兮海岸。冰多兮霰积。

    烂熳兮客根。攒幽兮寓隙。布绵密于寒皋。吐纤疏于危石。

    既惆怅于君子。倍伤心于行役。露缟枝于初旦。霜红天于始夕。

    凋芳卉之九衢。霣灵茅之三脊。风急崤道难。秋至客衣单。

    既伤檐下菊。复悲池上兰。飘落逐风尽。方知岁早寒。

    流萤暗明烛。雁声断才续。萎绝长信宫。芜秽丹墀曲。

    霜夺茎上紫。风销叶中绿。山变兮青薇。水折兮黄苇。

    秋鸿兮疏引。寒鸟兮聚飞。径荒寒草合。桐长旧岩围。

    园庭渐芜没。霜露日沾衣。愿逐晨征鸟。薄暮共西归。

    有命自天。

    于皇后帝。

    悠悠四海。

    莫不来祭。

    繁祉具膺。

    八神耸卫。

    福至有兆。

    庆来无际。

    播此余休。

    于彼荒裔。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叶未抽。鸿来枝已素。本出龙门山。长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绝。下趾万寻悬。幽根已盘结。孤枝复危绝。

    初不照光景。终年负霜雪。自顾无羽仪。不愿生曲池。

    芬芳本自乏。华实无可施。匠者特留眄。王孙少见之。

    分取孤生蘖。徙置北堂陲。宿茎抽晚干。新叶生故枝。

    故枝虽辽远。新叶颇离离。春风一朝至。荣华并如斯。

    自惟良菲薄。君恩徒照灼。顾已非嘉树。空用凭阿阁。

    愿作清庙琴。为舞双玄鹤。薜荔可为裳。文杏堪作梁。

    勿言草木贱。徒照君末光。末光不徒照。为君含噭咷。

    阳柯绿水弦。阴枝苦寒调。厚德非可任。敢不虚其心。

    若逢阳春至。吐绿照清浔。

    闻夜鹤。夜鹤叫南池。对此孤明月。临风振羽仪。伊吾人之菲薄。无赋命之天爵。

    抱局促之短怀。随冬春而哀乐。懿海上之惊凫。伤云间之离鹤。

    离鹤昔未离。迥发天北垂。忽值疾风起。暂下昆明池。

    复畏冬冰合。水宿非所宜。欲留不可住。欲去飞已疲。

    势逐疾风举。求温向衡楚。复值南飞鸿。参差共成侣。

    海上多云雾。苍茫失洲屿。自此别故群。独向潇湘渚。

    故群不离散。相依江海畔。夜止羽相切。昼飞影相乱。

    刷羽共浮沉。湛澹泛清浔。既不经离别。安知慕侣心。

    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且养凌云翅。俯仰弄清音。

    所望浮丘子。旦夕来相寻。

    帝居在震,龙德司春。开元布泽,含和尚仁。群居既散,岁云阳止。

    饬农分地,民粒惟始。雕梁绣栱,丹楹玉墀。灵威以降,百福来绥。

    邯郸奇弄出文梓。萦弦急调切流徵。玄鹤徘徊白云起。

    白云起。郁披香。离复合。曲未央。

    关于诗人
    沈约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