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辙 / 苏辙所有的诗词

    西轩素屏开白云,婆娑老桂依霜轮。

    顾兔出走蟾蜍奔,河汉卷海机石蹲。

    牵牛自载倚桂根,清风飒然吹四邻。

    东坡妙思传子孙,作诗仿佛追前人。

    笔墨堕地称奇珍,闭藏不听落泥尘。

    老人读书眼病昏,一看落笔生精神。

    旱湖堤上柳空多,倚岸轻舟奈汝何。

    秋雨连渠添积润,春风吹冻忽生波。

    虫鱼便尔来无数,凫雁犹疑未肯过。

    持诧钱塘应笑我,坳中浮芥两么麽。

    古殿山花丛百围,故园曾见色依依。

    凌寒强比松筠秀,叶艳空惊岁月非。

    冰雪纷纷真性在,根株老大众园希。

    山中草木谁携种,潦倒尘埃不复归。

    颜巷久已空,颜井固不迁。

    荆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谁复饮此水,裹饭耕废田,有贤孔氏孙,芟夷发清源。

    废床见缏刻,古甃昏苔痕。

    引缸注瓢樽,千岁忽复然。

    嗟哉古君子,至此良独难。

    口腹不择味,四体不择安。

    遇物一皆可,孰为我忧患。

    阮生未忘酒,嵇生未忘锻。

    欲忘富贵乐,托物仅自完。

    无托中自得,嗟哉彼诚贤。

    青山开四面,白水绕三禺。野阔时闻籁,人闲旧据梧。

    画船留上客,遗迹问田夫。事少日常饮,才疏世未须。

    决河初荐至,胜事偶相俱。燕子卑无取,滕王远可模。

    飞涛隐睥睨,落日丽浮图。同舍新持节,专城敢遽呼。

    未迎行部驾,已放下淮舻。试问登消暑,如何楚与吴。

    君家当盛时,画戟拥朱户。

    中书十八年,清明日方午。

    形容画云阁,功业载盟府。

    中庭三槐在,遗迹百世睹。

    子孙尽豪俊,岂类世寒寠。

    胡为久邅厄,黾勉受侵侮。

    往来两都间,奔走未安土。

    愿言解缨绂,归去事农圃。

    嘉禾根未拔,且忍俟甘雨。

    拂衣走东皋,此说吾不取。

    聊复放襟怀,清谈对僧麈。

    躬耕未可言,知田顾乃父。

    薄雪为灯止,和风应节来。

    出游吾已懒,小酌意难裁。

    竹径泥方滑,菁畦冻欲开。

    细君怜老病,加料作新醅。

    老兄骑骡日百里,据鞍作诗若翻水。

    忽吟春草思惠连,因之亦梦添丁子。

    群儿竞长堪一笑,老马卧餐何日起。

    闻兄尽室皆旧人,见面未曾惟遁耳。

    迟年最长二十六,已能干父穷愁里。

    豫儿扬眉稍刚劲,党子温纯无愠喜。

    我兄憔悴我亦穷,门户久长真待尔。

    但令戢戢见头角,甑倒囊空定何耻。

    家藏万卷须尽读,此外一簪无所恃。

    船中未用废诗书,闭窗莫看江山美。

    年年九日忧无菊,今岁床空未有糟。

    世事何尝似人意,天公端解恼吾曹。

    金龟解去瓶应满,玉液倾残气尚豪。

    门外白衣还到否,今时好事恐难遭。

    先生才盖世,家事少经心。

    流落初相偶,委虵志益深。

    功名入图史,文字刻缪琳。

    有助知由内,驺虞欲重吟。

    好礼忘耆老,持家历盛衰,谨严终至一,贫富各従宜。

    晚岁仍闻道,临终竟不疑。

    外人传一二,犹得载铭诗。

    秋气萧骚仍见雪,客愁缭绕动萦心。

    幽吟北户窗声细,归梦函关马迹深。

    疏树飞花轻蔌蔌,衰荷留柄乱簪簪。

    遥闻诗酒皆推胜,社客何人近纳賝。

    平时出处常联袂,文翰叨陪旧服膺。

    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

    何时杯酒看浮白,清夜肴蔬粗满登。

    离思隔年诗不尽,秦梁虽远速须应。

    关于诗人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