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辙 / 苏辙所有的诗词

    长说先师似老彭,共疑好学古书生。

    不知亦解餐云母,白日登天万事轻。

    山行喜遇酒旗斜,无限桃花续杏花。

    与世噶真避世,将家漂荡似无家。

    塍间白水细无声,日暖泥融草不生。

    似恐田家忘帝力,多差使者出催耕。

    旋舂红稻始经镰,新煮黄鸡取次甜。

    无慕无营人自乐,莫将西子愧无盐。

    升平事业苦匆匆,未信浮名到底空。

    何用橐驼朝塞外,试听碌轴语场中。

    贫贱终身未要羞,山林难处便堪愁。

    近来南海波尤恶,未许乘桴自在游。

    居近古城心自幽,箪瓢足用更何求。

    莺飞旋趁春风出,龙卧终闻莫雨搜。

    科第联翩收甲乙,乡闾惊怪问因由。

    隐君淡泊无人识,长夏一衫冬一裘。

    习气不易除,书魔閒即至。图史纷满前,展卷辄忘睡。

    古今浩无垠,得失同一轨。前人已不悟,今人复如此。

    悯然嫠妇忧,嗟哉肉食鄙。掩卷勿重陈,恸哭伤人气。

    泉源何従来,山下长溪发。

    油然本无营,谁使自激冽。

    茫茫九地底,大水浮一叶。

    使水皆为泉,地已不胜泄。

    应是众水中,独不容至洁。

    涓涓自倾泻,奕奕见清澈。

    石泓净无尘,中有三尺雪。

    下为百丈溪,冷不受鱼鳖。

    脱衣浣中流,解我双足热。

    乐哉泉上翁,大旱不知渴。

    七十三年客,相从尚几年。

    西方他日事,东鲁一经传。

    渐解平生缚,初安半夜禅。

    纷纷争夺际,何意此心全。

    客车来不息,辙迹自成沟。

    莫怪慵登寺,犹宜常举头。

    独游知忆弟,望远胜登楼。

    处处题诗遍,篇篇谁为收。

    泉源何从来,山下长溪发。

    油然本无营,谁使自激冽。

    茫茫九地底,大水浮一叶。

    使水皆为泉,地已不胜泄。

    应是众水中,独不容至洁。

    涓涓自倾泻,奕奕见清澈。

    石泓净无尘,中有三尺雪。

    下为百丈溪,冷不受鱼鳖。

    脱衣浣中流,解我双足热。

    乐哉泉上翁,大旱不知渴。

    老怯江边瘴疠乡,城东时喜到公房。

    历言五藏如经眼,欲去三彭自有方。

    身厌远游安静默,术因多病更深长。

    时时为我谈尊宿,曾入南公古道场。

    不到东湖上,但闻东湖吟。

    诗词已清绝,佳境亦可寻。

    蜿蜒苍石螭,蟠拏据湖心。

    倒腹吐流水,奔注为重深。

    清风荡微波,渺渺平无音。

    有鳖行在沙,有鱼跃在浔。

    鳖圆如新荷,鱼细如蠹蟫。

    梧桐生两涯,萧萧自成林。

    孙枝复生孙,已中瑟与琴。

    秋虫噪蜩{北虫},春鸟鸣{夫鸟}鵀。

    有客来无时,濯足荫清阴。

    自忘府中官,取酒石上斟。

    醉倒卧石上,野虫上其襟。

    醒来不知莫,湖月翻黄金。

    油然上马去,纵意不自箴。

    作诗招路人,行乐宜及今。

    人生不满百,一瞬何所任。

    路人掉头笑,去马何骎骎。

    子有不肖弟,有冠未尝簪。

    愿身化为线,使子为之针。

    子欲烹鲤鱼,为子溉釜■。

    子欲枕山石,为子求布衾。

    异乡虽云乐,不如反故岑。

    瘦田可凿耕,桑柘可织纟任。

    东有轩辕泉,隐隐如牛涔。

    西有管辂宅,尚存青石砧。

    彭女留膝踝,礼拜意已钦。

    慈母抱众子,乱石寒萧森。

    朝往莫可还,此岂不足临。

    慎勿语他人,此意子独谌。

    关于诗人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