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辙 / 苏辙所有的诗词

    巨源学从横,世事夙讨论。著书十万字,辩如白波翻。

    谏垣适多事,忧心生病根。立谈信无补,闭口出国门。

    弃置卧江海,闵嘿宁复言。朝行共长叹,逐客继二孙。

    南方固乡党,谪官侣鹤猿。风俗未宁静,朋党争排跟。

    引去良自得,浊清在澄源。往者未可招,冠盖方骏奔。

    小床卧客笑元龙,弹铗无舆下舍中。

    五马不辞分后乘,轻裘初许敝诸公。

    随人射虎气终在,徒步白头心颇同。

    遥想据鞍横槊处,新诗一一建安风。

    食饱年来幸有秋,倒床清梦百无忧。

    忍饥终愧首阳客,睡足何须云梦州。

    冰酒黄封生不喜,春芽紫笋向谁求。

    平生尚有书魔在,一卷还堪作枕头。

    箪瓢未改安贫性,凫绎犹传直道余。

    不见失官愁戚戚,但闻高卧起徐徐。

    居中旧厌军容讲,补外仍遭城旦书。

    此去将身置何许,秋风未免忆鲈鱼。

    小雪仅能消膈热,苦寒偏解恼衰翁。

    年丰谁使百物贵,心净要令万事空。

    老去禅功深自觉,生来滞运与人同。

    闲中未断生灵念,清夜焚香处处通。

    旧读兵书气已振,近传能射喜征鼖。

    手随乐节宁论中,箭作鸱声不害文。

    力薄仅能胜五斗,才高应自敌三军。

    良家六郡传真法,马上今谁最出群。

    秋来旱已久,雪至亦不薄。

    沉沉夜未眠,蔌蔌声初落。

    霏微入疏户,眩晃先朱阁。

    披衣视群动,照屋始惊愕。

    晨起犯清寒,繁阴看溟漠。

    乔林冻相倚,隙瓦干犹烁。

    孤村掩圭窦,深迳没芒屩。

    平野恣汗漫,四山增荦确。

    晚色漏斜阳,林光粲相错。

    氛埃一清荡,疫疠解缠缚。

    寒蔬养春芽,宿麦布冬脚。

    官居亦何赖,岁事信所托。

    逋逃幸一饱,剽盗止群恶。

    无事乐自多,有酒庶可酌。

    我行今不久,公到时方昨。

    丰穰识天意,暇豫可前约。

    齐厨虽无余,宾客甚易诺。

    行须酒壶倒,莫待阴云剥。

    少年便识成都尹,中岁仍务幕下宾。

    待我江西徐孺子,一生知己有斯人。

    仲连虽不仕,而非绮与园。

    逡巡笑谈间,屡解战斗繁。

    子敬识二孙,长揖鼓鼙喧。

    意气感周郎,振策起江村。

    二贤继英风,千载为高门。

    曾孙事仁祖,风义夙所敦。

    台阁余故事,父老称遗言。

    白发识公子,十载友元昆。

    婆娑久不试,俯仰色愈温。

    五马忽嘶鸣,朱轮夹征轩。

    旌旄隔河至,部曲几人存。

    铜虎不可留,刍狗行当燔。

    秋潦决河防,遗黎化惊魂。

    忧心念千里,何暇把一樽。

    西城叩门别,南风吹帽翻。

    嗟我限出竭,未敢逾短垣。

    新晴水尚壮,想见民惊奔。

    安得万丈堤,止此百里浑。

    姑尔救一境,谁当理其源。

    百闻贵一见,尺书为我论。

    腊中平地雪盈尺,嵩隗山田麦尚乾。

    不管上元灯火夜,飞花处处作春寒。

    关于诗人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