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陈恭尹 / 陈恭尹所有的诗词

    英雄之才久不作,汗简丹青殊寂寞。君侯飞盖自北来,玉面虬须照南国。

    香山孤城在海岛,高舶如山浪如岳。挥鞭一指招曰来,群盗如麻皆面缚。

    虎饱则伏鹰饱飞,千钧弩为鼷发机。发踪指示略未毕,剧贼已落千重围。

    孤城许许吹霜角,君侯左佩莲花锷。马前亲系叛人头,秋日俘归五羊郭。

    能擒能纵古所难,况君生长从儒门。大兄雄武冠宇内,介弟补衮居言官。

    天生材气应无匹,射策长安君第一。繇来豪俊本为民,一令天涯未言屈。

    士元不展称凤雏,缝裾虞诩徒区区。看君不动声与色,万骨欲朽今重肤。

    我为此歌进玉斝,祝君之寿寿天下。太史在朝稗在野,山人不是谀人者。

    朗吟终日捋虬须,七尺昂藏好丈夫。五字号城真莫敌,百春为咏只须臾。

    行虽越众偏能恕,文不求名只自娱。忆雪楼前风雨散,不堪扶杖过丰湖。

    太华十丈几曾花,今见南州野老家。近院似归金蜡炬,倚山如出石床砂。

    每来丹凤巢三月,未许铜瓶折一丫。便是天台最深处,赋才何让赤城霞。

    大风覆鸟巢,有雏东南飞。妾生始三朝,将军陷重围。

    臣忠子孝死,父兄同日糜。城中数万人,斩掠无一遗。

    男为刀下肉,女为爨下泥。阿母任夫人,毁貌为僮奚。

    纳妾于中怀,祝天儿勿啼。诚祷理或应,凶祸中脱离。

    奔走依诸姑,不幸先而摧。丈人为侯公,孤子未及期。

    抱儿揖阿母,愿得相提携。阿母左乳儿,右手与妾乳。

    中间缀两泪,不绝陨如雨。六岁教妾书,八岁教针缕。

    十四女工成,馀巧及弦柱。生世本将家,上马殊跋扈。

    秋千及围棋,事事过俦伍。阿母虽暂欢,亦约之规矩。

    时时垂训言,言言称阿父。十七母捐背,妾念不欲生。

    阿母与父兄,节烈当谁明。食则忘酸咸,衣则忘炎凉。

    忍死待须臾,岂复有他望。侯公后夫人,有弟曰赵公。

    结客满天下,好义为士雄。建牙古雁门,白马如游龙。

    侯公家固原,音问时交通。闻有代州骑,欢跃趋堂中。

    玉帛杂遝陈,箫鼓何逢逢。姊妹私相语,此事来何从。

    侯公发书喜,顾妾言从容。阿舅为汝媒,嘉礼今来降。

    云有屈氏郎,才妙时无双。闻命掩耳走,面颊为之红。

    良吉既有期,妾岂得自专。兼云盛文藻,私心亦惬焉。

    先君与母兄,庶几藉言传。固原至代州,长途弥三千。

    后车载帐幕,导骑明旌旃。和铃鸣我侧,悲笳纷我前。

    与君为兄弟,恩义相缠绵。方君读经史,为君缉韦编。

    方君弄柔翰,为君拂华笺。君歌妾按节,君琴妾操缦。

    君行妾接迹,君立妾比肩。当坐共茵缛,当酒共杯棬。

    当镜共形影,当食共芳鲜。当烛共更漏,当月共棂轩。

    于梦共所适,于心同所怜。君母在岭南,妾得不言旋。

    北风缩马毛,驱之出雁门。产女未弥月,怀中尝苦寒。

    忆我初生时,念母涕涟涟。北首出云州,东路从幽燕。

    柁舟下直沽,天冻泽腹坚。水工日椎凿,冰利舟为穿。

    挥鞭历齐鲁,南渡逾长川。时登秦淮上,怅望东南天。

    烹我榆肉羹,开我蒲桃尊。为君慰劳倦,中夜鸣清弦。

    东南诚水国,舟路多洄沿。举首辄触篷,引足即抵舷。

    妾本鞍马人,动止颇非便。炎洲况蒸湿,恒虑不自全。

    既至见君姑,霜鬓无一玄。子妇堂下拜,姑喜倍万千。

    鸡鸣天欲晨,妾起拭衣巾。上堂问安否,下堂膳羞珍。

    承志于未形,纤细敢不勤。小姑与叔姒,爱我逾所亲。

    君家朋好多,一一皆令闻。切磋及文笔,相与期千春。

    从容论前烈,及我先将军。每从壁后听,慰幸窃自安。

    苟活二十年,微愿今获伸。昔我母夫人,同穴情所敦。

    岂不以妾故,忍死为后殉。男生图嗣续,女生亦何云。

    但令父母兄,大义炳无泯。妾敢恋今乐,而忘昔苦辛。

    赋命固有涯,皇天良不仁。既孕不终育,凶疾婴其身。

    上负七十姑,供养谁朝昏。下顾所怜女,肝心毒如焚。

    鬼伯一相催,欲留终无因。愿君垂令名,妾下报二人。

    象山门巷为谁开,古院荒池并是苔。犹有老成思旧德,瓣香时入巷中来。

    君不见双流江汉岷山来,潇湘九面衡岳开。大别山前神禹凿,长江东走如轰雷。

    荆梁万派此奔汇,溯流千里其艰哉。君持旌节川南路,一年理棹今方赴。

    涉尽人间翻覆澜,瞿塘滟滪宁堪顾。吴生放笔为此图,神光离合超有无。

    气吞云梦者八九,笔挟造化为前驱。数峰便具万仞势,片帆直指蚕丛都。

    巴东三峡定远近,耳边似听猿猱呼。鱼腹八阵日在眼,峨眉古雪明高衢。

    锦水文章多哲匠,司马杨王最其上。千篇更有浣花翁,两表犹传卧龙相。

    羡君此去得其源,继美千秋岂多让。即今吴生已入燕,送行反在君行先。

    君行向西伊向北,我独南滞朱明天。人生聚散寻常事,所惜诗篇远难致。

    作歌送君并索吴,新图分寄西南隅。

    三年相望眼犹青,千里音书问驿亭。已尽南人归化雨,更开新阁礼文星。

    地无高下春皆种,家有弦歌夜不扃。想见使君闲更甚,清溪时倚画阑听。

    银灯玉笛漏沈沈,半月江城总是阴。积雨在途行处滑,方池当槛坐来深。

    同声赖有如兰侣,把臂犹存旧竹林。闭户寂寥谈往事,白头悽断百年心。

    曲江祠下俯无涯,锁钥关门倚妙才。薄俸散归名下士,新诗多似岭头梅。

    北楼天净峰争出,南浦桥高舶竞开。昨日人来频见说,郡斋寒叶落成堆。

    柳底清阴竹叶杯,诸峰遥入座中来。人生乐事无过此,满径黄花对酒开。

    关于诗人
    陈恭尹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