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玉衡转璿玑,杓指巽方月。

    生气既云盛,阳德毕宣发。

    间关好鸟翔,春涨蘸轻杨。

    藓坂绿冉冉,华圃红裳裳。

    良辰值修禊,伊古华光宴。

    徘徊赓旧吟,难驻迅风电。

    伫望雨丝飞,谁赏韶阳辉。

    翘首赋云汉,宵衣披月帷。

    乐彻阳阿奏,漫泛曲流酎。

    隔松响丁丁,听报申牌漏。

    即事意鲜欣,讵能净六尘。

    山花应笑我,输与去年春

    夤缘萝薜烟,攀陟枫杉岭。

    樽俎千里遥,衣裳九夏冷。

    漫嫌步屧劳,堪令心神屏。

    将谓最高处,更有无穷境

    冬夜难为晓,及晓转益驶。

    卯牌犹秉烛,无何报辰矣。

    晏朝古所戒,宵衣乃正理。

    独是造朝人,每至五鼓起。

    夙兴固其宜,忠恕或不尔。

    设使稍假藉,怠荒风更靡。

    始知美善兼,自古为难已。

    有利必有弊,万事皆如此

    平生喜图画,谓是足神趣。

    佳境率传真,以志心所慕。

    莲池古名胜,况是兴贤处。

    前岁历保阳,曾一临鸾辂。

    敞轩旷怡神,洼池澹澄虑。

    假山峰侧面,应有旧题句。

    了了粉本具,命汝为分布。

    同异故堪证,即离宛可悟。

    待我返巡跸,卷阿再亲赋

    江月妙在流,湖月妙在渟。

    纤阿如驻御,詄荡窥澄泓。

    轩辕铸明镜,万古铜晕青。

    于中金一点,沉光夺斗星。

    文漪漾不去,素彩寒欲生。

    未秋景已佳,坐看汉影横

    何来明月光,照入纱窗碧。

    盈手馀清辉,印心远尘迹。

    人生境遇殊,鲜不为物役。

    欢聚尚多戚,而况行迈客。

    惆怅感驹驰,踌躇望檐隙

    入山景物浑融和,昌昌春绪来逶迤。

    绯桃绿李纵迟待,峰色泉声渐已多。

    封中出云轻似波,其上遥空矗黛螺。

    何当为雨润新垄,叱牛应听农人歌。

    盘之中,盘之谷,窈窕而深缭而曲。

    乐以天下忧以独,春风风人吾意属

    平江不冻澄波清,芦汀风动飘晴霙。

    扁舟家计本耐冷,荡桨那虑冲轻凌。

    竹篷寒色昨皴白,布衫暖意新裁青。

    巨鱼羡须结巨网,奚事袖罟将手罾。

    并心赴时妇子共,举罛邪许齐经营。

    古道谁知直钩钓,好音雅称溉釜烹。

    春朝密雪兆农庆,展观兴致居然增。

    结撰颇异四家意,杨契丹法传芳声。

    江行初雪贻赵生,石渠秘赏曾吟评。

    底须致惜无名氏,犹胜优孟衣冠混李成

    我临江浙虑雨多,及别月馀复虑少。

    近闻膏泽始渥沾,溪田率已芃粳稻。

    徐沛始终愁殢霖,旋涸旋种旋行潦。

    豫南四郡大都同⑴,讳灾独未被恩早。

    向隅尤予所廑怀,赈救疏瀹策勤讨。

    燕齐今岁庆时若,晚田再雨才称好。

    一念九宇不遑宁,八珍方丈安能饱

    鹦鹉虽能言,所言自不知。

    清晨对笼语,巧舌能效为(一解)。

    张华教啄鹯,何忠代寄信。

    审然乃鸟妖,事不可为训(二解)。

    雀房饲养熟,习惯听数言(不过曰大哥哥人来了之类)。

    背笼乃语他,诚恐无端传(三解)。

    甲乙二内侍,甲痴乙者黠。

    鹦见甲者驯,见乙鸣戛戛(四解)。

    甲为鹦爬搔,展翅意若喜。

    有时眠掌上,驱之亦弗起(五解)。

    乙持果实来,漫饵实相撩。

    鹦亦伺其怠,利嘴噍如雕(六解)。

    因悟昌黎言,小黠乃大痴。

    智固不可逞,物固不可欺(七解)。

    即事摛藻词,物各具性灵。

    中孚豚鱼吉,可以诠羲经(八解)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