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祈年蕴素诚,宝殿焕新名。

    益凛钦基命,重欣瞻落成。

    矞云扶栋宇,上日率公卿。

    雾馥升烟合,星辉列烛明。

    一衷陈玉帛,九阕备咸英。

    鸿贶希初祉,青韶逮始耕。

    泰符宏锡极,丰壤积琼霙。

    岁纪昭阳协,惟殷敬畏情

    嫩条阿克苏初移,结实仍当五月时。

    食椹殊方迁献椹,曰栀尔雅讵为栀。

    只传乌白原恒有,讶见丹红实出奇。

    诡异宁同尺以计,硕魁真比寸犹欺。

    迎眸磊落诚轩意,可口甘芳孰朵颐。

    鲜进凤围欣远奠,熟颁鹭序沐恩滋。

    衔残漫拟樱桃诮,解热奚劳甘蔗随。

    分赐莫将容易看,洸洸曾用济王师

    绿林浓欲滴,赤日蕴如蒸。

    梅润湿阶础,炎歊薄户庭。

    拂拂透窗籁,棱棱贮盘冰。

    坐爱浮翠瓜,生憎变白蝇。

    花香薰百和,泉响调千筝。

    挥扇无烦暑,忘筌有馀清

    泉石窈以幽,澹远涤氛坋。

    湘妃与洛神,是地偕而隐。

    式俯鉴元水,式登历隐弅。

    彝斋谪仙人,结习烟霞近。

    走笔写丰标,翛然谢铅粉

    东风吹入百花心,百花芳意秾不禁。

    委红晕紫殊态度,笑靥明眸无浅深。

    已醺锦蝶垂弱翅,更溜幽禽送好音。

    绮楼舞袖招琼瓣,金谷华筵颓玉岑。

    昨朝枝上犹增色,今日丛前渐张阴。

    此际东风还似旧,可怜百花难宿留(去声)。

    百花不惜为风摧,却悔当日因风开

    昔彼金粟山,制此藤苔质。

    杀青印法华,青莲辉佛日。

    巧擘始何人,云影犹馀霱。

    品过澄心堂,用佐随安室(朕书室名宫内并园囿率有之)。

    伊余岂知书,聊以学抢笔。

    惟兹玉版良,义从金口出。

    作字于何宜,恰称波罗蜜。

    同异异中同,一二二而一

    巡方非豫游,谩咏南山杞。

    阜平真阜平,依崖筑城址。

    户口间富贫,风俗杂儒俚。

    举趾四之日,春田已新耔。

    远派引北流,开渠灌山水。

    夹道纷老幼,翠华瞻莅止。

    忆我前度来,拂面秋风起。

    敬仰圣人踪,深恩匝闾里。

    切已勉继绳,瞻前尽善美。

    屡丰实幸际,小康讵宜喜。

    百雉不改邑(是县城久颓废命重新之),五剧纷填市。

    申命良有司,予民善为理

    我闻华顶十月朔,日月同度传奇观。

    此语近怪疑信半,不曾神树徵星官。

    葛岭冬孟之上日,独称晓日光流丹。

    阳月初阳腾瑞曜,此理平易何疑焉。

    天鸡鸣后海波沸,玫瑰靺鞨朱火殷。

    葛翁吞光得仙道,东将入海扶桑攀。

    至今台下遗丹灶,欲往寻之阻路艰

    麦收实倍丰,大田苗亦茂。

    纵饶忧于先,未觉乐于后。

    迩日异常燠,曰豫早自咎。

    羲车历西陆,郁熇渐宣透。

    清气荡暄蕴,浮云出峰岫。

    所冀尽涤炎,与物乐佳候

    双峰辟天关,一径入云路。

    寻奇纷彼新,据座原吾故。

    澄思会理趣,即境摛藻句。

    开窗寒料峭,眺景春流露。

    无为忆向来,恍可欣始遇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